轨道交通,对上海来说,不仅是缔造城市便捷生活的一条纽带,更是铺就了诗意上海的一条条“五线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上海地铁运营里程目前已经达到了705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距离近了,人和人就更紧密了,心灵也更加贴近了,轨道交通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作为国内首家地铁博物馆,上海地铁博物馆的众多藏品,讲述的就是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
从无到有,影响出行方式
“这些图片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出行的景象,从当时的媒体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公交上的一平方米可以挤下11个人。”上海地铁博物馆副馆长梁伟杰指着走廊旁的老照片说,“我清晰地记得我当时在同济大学读书的时候,要坐55路公交车,当时挤车门、推车门的情形至今难忘,好不容易挤上了车,下车的时候又是困难重重,当时的人们都非常迫切希望上海能够有自己的轨道交通。”
事实上,当时的北京、天津都已经有了地铁,而上海造地铁曾经被国外专家认为是“在豆腐里打洞”。“我们要永远铭记‘上海地铁之父’刘建航先生,他带领团队攻克了衬砌结构防水的关键,应用于盾构施工中,才有了现在的地铁。上海最早的轨道交通1号线,它也是上海轨道交通线的大动脉。1993年5月28日,1号线南段(锦江乐园至徐家汇区间)投入观光试运营,上海正式迈入地铁时代。”梁伟杰说。
曾经上线运营的一号线车头
当时的人们乘车难、过江难、行路难,而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从根本上解决市民出行难的必然选择。但是在轨道交通发展初期,人们并没有一下子接受它。梁伟杰指着五元人民币一张的“观光票”说,“1号线开通初期,人们对于这条线路的功能还是定位在观光上,随着1994年12月12日1号线全线开通调试,1995年4月10日,上海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地铁的公交属性才逐渐体现出来。”
上海地铁最早使用的6502电气集中联锁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已经达到了705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从有到强,改变生活习惯
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年初上海轨道交通的总客流出现了回落,但是近期上海轨道交通总客流又突破了1000万人次,重新进入每天“千万客流”的常态。梁伟杰指着大厅上方的一个大屏幕表示,这里的画面是地铁监控画面,“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人们工作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许多轨道交通线路在高峰时期已经非常繁忙,我们的轨道交通工作人员,也会通过车站以及车厢广播,提醒乘客带好口罩。”
纵横交错的轨道交通线路构成了城市“第二空间”,也让地铁中的文化需求与日俱增。在梁伟杰看来,轨道交通不仅运输着乘客,更是城市中流动的“风景线”。
展厅内一条通道被打造成了一段施工中的隧道,参观者可以清晰看到地铁建设历程
“我们的许多地铁线路在建设之初,就会根据站点特色、地理环境设计站内壁画、浮雕,甚至在站名字体的设计上都会有所考虑。”梁伟杰说,“像13号线的12座车站,就是一站一景‘可阅读’,站名是由顾振乐、周慧珺等12位著名书法家撰写,像不久之前陈佩秋先生逝世之后,一些网友还晒出了她书写的‘陈春路’站的站名。”
在梁伟杰看来,“可阅读”的地铁站以及车厢,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城市文化的缩影,特别是在人民广场站建成“上海地铁音乐角”“地铁文化长廊”“中央展台”核心文化圈,形成了以人民广场站为核心,4号线环线为文化环线,以文化列车、车站建筑艺术、地铁票卡、虚拟空间等为展陈形式的地铁公共文化体系。
展望未来:量提升、质飞跃
在上海地铁博物馆中,还有专门对未来上海轨道交通的展望。这里不仅有很多的互动展项,还有全网规划图。
在列车模拟驾驶台,参观者可以体验自己动手驾驶上海地铁三号线
“未来地铁不仅是数量的提升,更是质量的飞跃,是智慧地铁。”梁伟杰以地铁车站举例,“目前我们车站已经实现扫码乘车,未来还将推广语音购票,引入客服机器人、交互屏等设备,为乘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还可以通过互动情况的大数据分析,预判乘客的需求,优化车站环境和服务内容。‘Metro大都会’App还将实现‘地铁+生活’全链路服务平台的搭建,让出行更加美好。”
梁伟杰来到地铁10号线的控制中心,并说道,“10号线已经率先实现全自动运行,达到了目前轨道交通自动运营的最高级别,可以全部由系统自动管理,包括唤醒,检测,出入库,运行,停站,折返等全过程。应用智能技术对车辆、信号等关键设备的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
磁悬浮列车模型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地铁为参观者展示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人工智能、智慧车站、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人们的出行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作为上海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之一,地铁正带领人们通向城市新生活。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方翔
图片 | 陈梦泽
视频摄制 | 孔明哲 周慧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