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墨展现陆家嘴金融区的风姿,用版画表现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欣欣向荣,用油画再现“嫦娥四号”探月的气势……在青年艺术家眼中,日新月异的中华大地和充满活力的上海有着挡不住的魅力。艺术宫举行的“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创作动员会上,一批初步遴选出的116件小稿完成签约。这一项目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重要契机,首次聚焦青年美术创作力量,从宏大叙事中寻找小切口,力求进行诗意化的呈现。

浓墨重彩“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成果初显-LMLPHP

图说:周全聚焦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小稿 网络图

青年作品占7成

“日出东方”项目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369件。经评委评审,初步遴选出116 件作品,其中45周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达 81件,占69.8%。作者中不乏曾经参加过全国美术大展、“十二艺节”美展的艺术家,也有不少人刚刚从美术院校毕业。其中油画数量达57件,约占入围总数的一半,其次是中国画21件,另有雕塑19件、版画10件。首次纳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水彩(粉)画和综合材料绘画分别有7件和2件入选。上海本地艺术家的作品为99件,外地艺术家的作品有17件。

“日出东方”是继“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重大工程之后,上海实施的又一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全部作品的大稿计划于2021年4月底完成。通过终评的作品将由国家收藏。

浓墨重彩“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成果初显-LMLPHP

图说:动员会现场 网络图

对于“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入选的优秀作品,未来将在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纪念馆、中华艺术宫和其他重要场所进行巡展或者是长期陈列,进一步扩大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年轻画家爱上海

艺术家石至莹曾参与过“历史文脉”和“时代风采”两次重大工程创作,她在此次“日出东方”中的选题是“嫦娥四号”登月工程,选择这个主题源于她对未知世界和太空探索的好奇,“现在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就是将来的历史,尝试如何用恰当的更贴近时代的绘画方式去处理当下的主题性创作,也是我最近几年比较关心的一个方向。”

浓墨重彩“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成果初显-LMLPHP

图说:石至莹聚焦嫦娥四号探月工程的小稿 网络图

青年艺术家倪巍的创作选题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早在2009年,倪巍就以水墨的方式画了浦江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他在发言中提到:“上海是一座非常入画的城市,我们青年艺术家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不仅是由于外在要求,更多的是发自内心对于城市的热爱。”

浓墨重彩“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成果初显-LMLPHP

图说:艺术家们集体采风 网络图

艺术表达多元化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在代表专家的发言中提出,创作过程要主题鲜明、对于创作中涉及的史料要准确,但不能照搬历史图片或现有图像,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手法多元的艺术表达,让作品具有感染力。他表示,一幅好的历史画首先要有思想力,能展现中华文明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要确保作品所反映的人物、历史场景等史料的准确性。

浓墨重彩“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成果初显-LMLPHP

图说:艺术家在一大会址采风 网络图

据悉,该项目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化旅游局、市文联、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主办,市美协、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华艺术宫

马上评丨源泉

昨天的“日出东方”创作项目动员会后,百余位艺术家分两组前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陆家嘴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采风实践,深入了解上海的历史文脉和跃动的城市节奏。活动中,不少青年艺术家拿出画笔、画纸现场写生,寻找角度,选取画面,捕捉转瞬即逝的灵感。

除了技巧、表达、风格之外,几乎所有艺术家在创作中都很讲究灵感。那么,灵感从何而来?俄罗斯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说过,灵感需要刺激。一次邂逅、一句记在心中的话、梦、远方传来的声音、一滴水珠里的阳光,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切和我们自身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刺激。

今天,“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切”,是航天探月工程的非凡壮举,也是互联网创业大潮的风起云涌;是东海之滨的日新月异,也是一江一河贯通的美丽长卷;是旧改基地即将告别逼仄老房的老人,也是马路上挥汗如雨的快递小哥……这次创作采风实践开了个好头,更广阔的现实生活等待着青年艺术家去体验、采风、写生。

生活,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也是灵感迸发之地。对美术工作者来说,“深入生活、拥抱生活”永远不是一句过时的话,贴近社会,扎根人民,不断被新事物、新气象所刺激,结合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动于心,艺术激情和灵感便会自然涌现。

08-29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