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传统交织,是上海魅力所在。但对于朱静怡来说,也是一种别样的考验。
朱静怡是黄浦公安分局南京东路派出所社区警。她管辖的区域,一边是“中华第一商业街”南京东路,一边是老式居民区。高大上与烟火气之间,是一位民警的“玲珑心”:她要关心社区,也要烦心马路;要操心商场促销是否预案充分,又要担心独居老人是否健康平安;小区停车一位难求如何破题,网红店排队影响交通怎么化解……都是她思考的问题。
图说:黄浦公安分局南京东路派出所社区警朱静怡。张龙 摄
看似“分裂”的事,用心总能做得妥妥帖帖。朱静怡不仅找到了平衡点,更利用“跨界”优势,为百姓提供更多暖心服务。
【社区里的
“小阿姨”】
凤阳路是朱静怡每次下社区的必经之路。
她常在同一个地点停下脚步:前方是灯光璀璨的“新世界”商厦,转过身,却是繁华背后的一片逼仄旧里。
那里有一群人蜗居在高楼大厦的背影中,打开窗户就能望见南京路,但自己的生活却总有诸多的隐忍和无奈——十几平米的破旧老房狭窄阴暗,几户人家合用厨卫,睡觉时腿都伸不直……朱静怡眼中,这群人比常人更需要关心,尤其他们中大多是老人。
因为条件所限,朱静怡管辖的定兴小区,很多独居老人长期不下楼,一旦在家摔倒或生病,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救助。今年疫情期间,不少小区用“门磁”确保居家隔离严格执行。朱静怡了解“门磁”功能后突发奇想:后疫情时代,“门磁”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掌握老人进出的情况,若连续几天没报警,就必须上门看一看。
这个想法,得到了居委和老人们的认同。经过试点并不断调整,“门磁”开始成为老人们的“门神”。安装“门磁”的老人家庭达到32户,80岁以上的有13户。“老人和家属们感受到智能设备的好处,居家养老的心更定了。”
图说:不少老居民都对朱静怡警官的工作竖起大拇指。
说也奇怪,在定兴小区,不管老幼,大家都喜欢管80后的朱静怡叫“小阿姨”。“她呀,太操心了,忙前忙后,问这问那,好像比我年纪还大。”很多白发阿婆有时也觉得“小阿姨”有点“唠叨”。
但正是这一份细心与操心,让朱静怡总能摸到小区的痛点,一次次化解难题之后,一次次收获居民信任。
因为空间狭小,外来车辆不进小区,一直是定兴小区的规矩。一次参加南京路为民服务活动,朱静怡遇到一位爷叔,闲聊得知他前不久动完手术,儿子送回家时,因为车不能进小区,只能步行,结果伤口崩裂,又重新住院,折腾又折磨。
这位爷叔只是吐槽,朱静怡却深受触动。“一刀切的确不合理,特殊情况下,能否让车临时驶入,接送有困难的居民?”想法好却容易“豁边”,一旦放开收不回来,居民反要骂人。朱静怡和居委干部仔细商讨,最终决定实行预约制,限时限量为困难居民或家属提供私家车爱心停靠点,同时限定停留时间。
“原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想到居民反响非常热烈。”朱静怡深深感到,民生无小事,再小的需求背后,也是民情民意。
【爱心连起两片天】
今年疫情期间,南京东路上多了很多流浪客,大多因为当时小区进不去,旅馆住不进,一时没有方向,就在南京路商场屋檐下停留休憩。
巡街的朱静怡发现这一现象很担心。“多的时候市百一店门口一晚上就有六七个人。当时天气很冷,这么多人在睡在路边,总让人放心不下。万一真有新冠病人,更会互相传染。”朱静怡马上向领导建议,为这些外乡人提供食宿之所,以解燃眉之急。
各方很快行动起来,在苏州河边鑫龙宾馆设置了救助点。求助者一人一间房,须隔离14天。此后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选择留下,但要多人共居,把单间留给后来人。就这样,黄浦区在全市率先收留因疫情无业无居住地的“沪飘”人员,先后有100多人受益。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南京路周边又热闹了起来。黄河路上的国际饭店有一家西饼屋名声在外,蝴蝶酥很受欢迎,家里憋了许久的市民念着这一口,大排长龙购买。因为上街沿很窄,队伍排着排着就乱了、扎堆了,有时甚至转了几个弯排到机动车道上。
考虑到防疫要求,同时避免安全隐患,朱静怡找到西饼屋老板,提醒的同时,帮忙出主意、想办法。朱静怡建议西饼屋采取网络预约制,每天限售800包。同时在门口设置排队区,划定一米线,派人维持秩序,确保人员间隔,不并排、不拥挤。对于停车排队的人,安排专人劝离。朱静怡还请同事加强视频巡逻,一旦发现扎堆及时通知店方。经过一段时间治理,网红蝴蝶酥带来的隐患消解无形。
图说:朱警官通过门磁查询老人住家情况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定兴小区地处市中心,车位几乎为零,周边车位也很紧张,停车费很贵,帮小区居民解决停车难题,一直是朱静怡挂心的事。
职责调整后,既管社区也管商厦的她多了个心眼:小区对面的新世界丽笙酒店有立体车库,停车需求具有“潮汐性”,尤其是深夜空位很多,能不能搞“错峰停车”?
朱静怡开始排摸居民需求,随后与新世界车库负责人联系,提议双方合作,为居民提供便利,也让车库物尽其用。今年6月,小区启动预约登记,有需求的居民签订协议后,可以20元每晚的价格在新世界车库停车。
目前,新世界已为小区居民提供了12个夜间车位,包括两个安装充电桩的车位,时间是每晚10时至次日8时。对此,居民们十分赞赏:“这个地段,这价格到位的。这是‘小阿姨’给阿拉谋的福利!”
【南京路上有传承】
很多人知道“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大名,却对“南京路上好警署”知之不多。其实,南京东路派出所是上海唯一家被国务院命名的光荣集体。身在其中,朱静怡深感使命在肩,也体会到传承不绝。
刚踏上岗位时,朱静怡总想,社区都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琐事,一点也不爽气,哪有抓坏人、破案来的有成就感?所幸她遇到了一位好师傅——“上海十佳优秀社区民警”孙红伟。
师傅的言传身教,让朱静怡有了新的认识。“所谓为警一任,安定一方。无论是除暴安良,还是社区服务,都是为了守护老百姓平安。”朱静怡告诉自己,平凡与伟大并不矛盾,平凡中也能孕育最出色的民警。这种信念,是属于“南东人”的“传承”。
让朱静怡感动的是,小区居民们不光喊她“小阿姨”,还会亲热地叫她“囡囡”。“在老式弄堂里,这样温暖的称呼承载的是居民的信任。老百姓很淳朴,你真心付出,他们真心回报。”在朱静怡看来,这就是鱼水情深。
“有些阿婆阿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如今走不动了,下不了楼了,但那个从窗户眺望南京路的背影依旧。”朱静怡说,自己的夙愿,就是能成为这些老人们的眼睛,带他们领略新时代的发展,守护他们的平安,让他们感到“身上温暖、心中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