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是我,相信在多数爱乐者的赏乐视野中,安妮-索菲·穆特的大名可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虽说世界乐坛小提琴名家辈出,也颇有一些技艺出众的女性演奏家驰誉舞台,但若论实力、格局、成就乃至人气指数,恐怕鲜有能与穆特比肩者。她那精湛坚实和底蕴丰厚的小提琴艺术早已深植人心,而她的芳容以及不断彰显的个性魅力,连同她为世人所奉献的提琴名作一起,亦成为我等爱乐者储存至今的美好记忆。

为穆特画像-LMLPHP

于我,只要一提“弓弦上的女神”,肯定非穆特莫属。

想当年,初涉古典音乐的我,正是拜了盒式磁带和密纹唱片所赐,一次次地将这位年轻女星“请”入家中,让我得以聆赏到她所诠释的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经典之作。那时的穆特已是名声在外,可在我听来,她的天赋异禀尚被裹在对作品的忠实而标准的演绎层面,远不及日后那种大开大阖、激情喷涌及富有变化的个性展示。

时至当下,我的赏乐方式已非单一地局限于录音制品,逐渐转向视频影像和音乐会现场,多了一份眼见为实的鲜活体验。

我曾在电视上观赏到穆特与数个世界名团合作的协奏曲专场。镜头移近,发现已然步入中年的她,面部平添了些许皱纹,但风采资质不减:一袭标志性的裸肩长裙,往台上一站,气场顿显,这还是那位初出茅庐、内向稚气的昔日女星么?再听琴音,那种凌厉的弓法,饱满的张力和精到的处理,无不彰显出既严谨又放达的成熟个性和大家风范,令我感受到了穆特由女星到女神的脱胎与嬗变。

同样的感受,在数年前穆特来沪演出的音乐会现场得以进一步延续。还是那身标志性的装束,举手投足坚定而自信,眼角眉梢透着某种凛凛霸气。那日她带着自己组建的乐团为沪上观众献演了拿手曲目——维瓦尔弟的《四季》。虽说此前已闻穆特灌录此曲的唱片,然现场亲眼所见这位女神操琴度曲时的凝神专注与能量释放,她引领众乐手齐心合力将这首名曲演绎得丝丝入扣且一气呵成,如此感染力单听录音想必难以获取。

从那时起,我萌发了用自己的绘画专业为穆特画像的念头,并开始留心收集有关她的图片。终于有一天发现一帧女大师迎风而立的玉照,无论表情、体貌抑或姿态,均符合我心目中对穆特独有气质的认知。于是将其移来入画。在表现手法上,我选择了线描绣像的传统样式,试图勾勒出唯穆特才具有的那种凛然威严下的气定神闲,描画出大师功成名就后的平实、淡然与自信。

正是穆特,促使我在赏乐之余完成了这幅绣像小画。(谢颖)

08-30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