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长篇专访 | 上海援鄂女医生10万字抗疫日记背后的故事-LMLPHP

“谢谢你带我走进了武汉,感受到了抗击疫情最前线的舍生忘死。”

“这几天的早餐,都是在刷查医生日记中度过的,情绪随之起伏可能不利于消化,但真心感觉查医生是一位胸怀大爱的人。她对周围人、物的感知、感恩,让我们像亲眼目睹武汉经历的点点滴滴一样,非常感谢每一个人的付出……!”

这几天,查琼芳的手机里不时会跳出同行、同事或自己发来,或代为转达的“读后感”。他们读的是同一本书——《查医生援鄂日记》。

4月26日,《查医生援鄂日记》正式上架,作者就是上海市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她与队友奋战的地方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独家长篇专访 | 上海援鄂女医生10万字抗疫日记背后的故事-LMLPHP

从除夕到3月31日,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67篇日记,10万字,《查医生援鄂日记》的文字谈不上如何精良,记录的是她在金银潭医院的每日所见、所闻。

如同这本书封面上所写:“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份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

《查医生援鄂日记》是国内第一部援鄂医生亲历抗疫日记,这名医者的“自我对话”记录了无数普通人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意外带领我们看到了中国这段抗“疫”历程的一个独特切面。

更有人捧读后更是不禁落泪评论:看到了聚沙成塔的力量。

与自己对话,也让大家看到武汉战场的真人真事

5月7日,坐在电脑前,查琼芳正给上海交大医学院学生上“网课”。这节时长90分钟的问题导向教学课(PBL),讲的是“哮喘”。查琼芳在案例中不断提示学生们要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要注重医学人文思维的引入。

这个援鄂女医生,已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她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医学院的老师。

“哪有空写日记呀,学医太忙了。”聊及写作《查医生援鄂日记》一书的缘起,这位70后医生实话实说:上一次写日记还是中学时代,这次起初就是为了给后方“报平安”。

为什么要“报平安”?因为,在这场疫情里,查琼芳与队友们不亚于冲锋队。

2020年1月24日,中国农历除夕夜,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受命启程,赴武汉参加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1月23日,武汉宣布关闭所有离汉通道;1月24日,这支队伍就进去了。

从这一天算起,到4月24日上海最后一支医疗队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平安“出关”,回望这整整三个月的时光里,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是全国最早驰援武汉的外地医疗队之一,是上海最早出发、援鄂时间最长的一支队伍,也是最少有成熟经验参考、早期最缺防护物资和防护条件的一批人员,更是拯救最危重病患的一群勇士。

独家长篇专访 | 上海援鄂女医生10万字抗疫日记背后的故事-LMLPHP

查琼芳是这支“冲锋队”里上海交大医学院系统唯一的女医生。当初,在虹桥机场送别时,她所在的仁济医院领导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如果愿意,可否每天写点文字或录些音频,让我们知道你一切都好。

“就在去年9月上旬,我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呼吸年会,那时正是武汉人民备战军运会的时候。走在江边步道上,看着江面上初升的太阳,看着锻炼的人们,我觉得武汉是一个充满希望和阳光的城市。现在,武汉这个城市‘生病’了,作为共饮长江水的上海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虽是除夕出发,但对医务人员来说,我们的工作是不分平时和除夕的,只要有需要,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发。我希望在后方的同事、家人能够身体健康,能够保护好自己……”

候机时,查琼芳给仁济医院后方发来这段语音,这拉开了查医生日记的序幕。

在紧张的援助工作之余,查琼芳每天发回一段日记,既是“报平安”,也成为一种自我解压方式。

“没考虑过会出版,就是工作汇报。”查琼芳与记者聊到这里,还有点不好意思地乐了。

更多时候,这一篇篇日记,像她与自己的对话,却意外地让我们读到了前线医护疫情之下最真实的一幕幕——

“天气暖和了,出汗多,因为不能补充水分,这个时间点身体很容易出问题。曾有护士跟我说,穿着防护服太热,不做事的时候就背靠在墙上,可以感受一下墙壁的凉意。”

“8点半,我们仁济医院的吴文三从隔离病房出来,浑身湿透。他说,穿上防护服,刚进隔离病房就开始出汗,等6点左右开始给病人抽血等操作时,头发上的汗就不停地滴下来。今天武汉的温度达到23度,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非常辛苦!”

“担心病人再有情况发生,我曾戴着口罩,穿着厚重的棉大衣,坐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体验戴着口罩睡觉:在安静的环境下,能清晰地感受到我的每一次心跳和呼吸。我的心跳很快,呼吸有点累,因为每一次喘气都需要费力。”

在她的笔下,还有很多“后浪”的身影。有一位“90后”党员男护士,名叫傅佳顺,到武汉后的第一天,他就在“中暑”式的穿戴中,上了近9个小时的班,一声不吭。

“在我们面前,他从没叫过苦和累,这就是‘90后’的担当吧。”查琼芳写道。

回忆这一幕,仁济医院南院90后小伙傅佳顺坦率地告诉记者:“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撑下来的,我们是第一批的班头,就是要给后来的同事们探路。”

“80后”新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刘立骏,也出现在查琼芳的日记里,被昵称为“刘老板”“大内总管”。“我们医护人员在病房里作战,刘老板在后方为我们保驾护航,管我们吃饱穿暖。我曾看他两个手机左右开工不停地接着电话,也曾看他凌晨4点出发去武昌火车站领取物资,还曾看他晚上10点半推着车把防护物资送到医院……”

“我们重症医学科出身的人,上前线,是想去救人的,但当时物资紧张,我属于临危受命。”刘立骏回忆武汉战疫,谈到自己的收获时这样说:在武汉,从一个连自己工资都算不清楚的人,变成了一个每天对各类物资锱铢必较的“后勤总管”。

“因为我经手的每一套防护服、护目镜,都是队友们的生命线。”他说。

日记从冬天写到春天,但春天在她的笔下,仿佛从未离开武汉

有一天,“大内总管”刘立骏又在微信群统计大家所需的慢性病用药了。

“我们医疗队员里,有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窦性心动过速、早搏等慢性病患者。后勤老师通过各种办法为大家筹集所需要的药物。”查琼芳在日记中,也记录了这一段。

医生,也是患者?!查琼芳告诉记者,第一批医疗队调令来得急,对武汉当地的情况大家都不清楚,所以选派的都是高年资的医生,医生年纪上去了,小毛小病总有一些。

查琼芳记得,有一名护士晚上突发肾绞痛,满头大汗,两个医生就背着她去配药、检查,余下的医生等于“一个人挑了两个人的活干”,但大家都二话不说。

“第一批上海医疗队来自全市50多家医院,100多号人,大家在上海大多不认识彼此,但在这里,感情一下子会变得很近,跟家人一样。”查琼芳的日记里出现最多的人物就是医护,她说,这份情感超越了普通同事,而是战友,印象最深的事不一定是一起开怀,而是患难与共,乃至生死与共。

独家长篇专访 | 上海援鄂女医生10万字抗疫日记背后的故事-LMLPHP

很多人说,读查医生日记,并非因为文字多么精美,铺陈如何有巧思,而就因为两个字——真实。

查琼芳的日记揭开了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密码”,记录了医护的无私无畏,更令人意外的是,其中还记录着许多平凡的人与事。

都说金银潭医院是“生死场”,在她的日记里,有悲伤。“她在清晨还是走了,当我打电话通知她的爱人时,一个大男人在电话中哭了……他询问能否见病人最后一面,并且留下妻子的手机做个留念。我不确定在这特殊时期他的要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我很想安慰他,但这时候任何话都很无力,再说下去我的泪水也快止不住了。我只能匆匆挂上电话。”

有疫情之初的很多“非常情况”。“一级级排查下来,找来的电话号码还是同一个,仍联系不上家属。我们只能给她冠个无名氏的名字,先用药,等病人情况进一步好转,问清楚姓名和身份证,才找到了她的家属,等问清楚病史,用上她正确的名字时,已经是两天后了。”

身处金银潭,查琼芳的日记有“至暗时刻”,有打击与绝望,但这部日记里,希望,从未缺席。

有一个人原来在公司上班、后来看到金银潭医院在招募志愿者,他就报名了,做的事主要就是收医疗垃圾,打扫卫生。

查琼芳问他:你进隔离病房吗?他答,要进去收垃圾和医疗废物。查问:害怕吗?他腼腆地说,“第一天进去的时候怕,后来就不怕了。查又问他,还回家吗?他笑了,“不能回去,住酒店,吃盒饭。”

“感谢武汉的这些志愿者,在金银潭缺乏工勤人员的时候挺身而出,不畏风险,他们都是无名英雄。”查琼芳在日记里写道。

在《查医生援鄂日记》中,有一篇特别短,仅有七行。那天,查琼芳的心情很糟糕,她写道:“各种美好的愿望和现实之间要达成平衡太难了,今天是我来武汉以来感觉最累的一天,不想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收拾心情,乐观的病患总是给她别样的感动。这份感动,她化成文字,和更多人分享。

她告诉我们,在重症病房,有一对夫妻同时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情人节这天,两人照样浪漫了一回:坐在一起,用苹果替代鲜花,请护士拍了一张合影。

重症病房迎来的第一例患者出院,她在日记里写道:驰援武汉20多天,第一次感受到患者出院的喜悦,当看到病人举起大拇指,欣喜若狂的我们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再忙,再累,查医生都会在字里行间写到武汉的春天。

2月4日是立春,她写道“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2月21日,金银潭医院在救治重症患者、降低患者死亡率等方面已有所突破,她的日记标题就是“重症病房的春天已经来临”;

3月8日云南花农为援鄂抗疫队员庆祝妇女节千里送鲜花到武汉,她在日记里写下这行字——“把春天送给你们”……

打开一扇窗,让更多人有机会重新感受医患关系

在《查医生援鄂日记》这本书的封面上,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的,是身着隔离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画像。护目镜下的眼睛,清澈而充满温情,仿佛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更多人有机会重新观察、感受、思考医患关系——人人心头有杆秤,理想的医患关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2月11日,援鄂的第18天,查琼芳的记录就像当日的天气一样阴沉。

这一天,她所在病区的18床和19床的两位患者先后离世。18床是一位患有基础疾病的89岁老先生,“哪怕只有一丝丝的机会,我们也竭尽所能,采取了高流量氧、无创呼吸机等多种救治措施”。

另一位19床的中年男性,刚入院时就始终处于烦躁状态,会动手抓护士的衣服,而到入院第二周后就出现了抑郁,甚至会趁护士不注意时拉下面罩。

“我曾经多次劝过他,试图鼓起他求生的欲望,告诉他所有医护人员从没有放弃他,他的家人也没有放弃他……”可在来势汹汹的病魔面前,很多时候,医生们用尽一切先进的救治手段,仍然无法将病患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她亲历一位右肺曾压缩80%的重症患者出院。这是一个新冠肺炎合并气胸患者,为了抢救他,查琼芳在隔离病房完成了第一次独立操作,“800毫升的气体是我一针筒一针筒抽出来的。记得当时我一边抽心里一边嘀咕,‘姐抽的不是气体,姐抽的是新冠病毒!’这种穿着隔离服操作的艰难和浑身闷热汗湿的感觉我会记住一辈子。”

无论是参与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成员,还是始终关注这场疫情进展的普通人,阅读查琼芳的日记,脑海中会回放出很多曾经在手机上刷屏的画面。

比如,留下“最美跪姿”的仁济医院ICU医生余跃天。在隔离病房,他跪在地上10分钟为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每个医生都会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救治患者”“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值得努力,都值得冒风险”……这是余跃天的感言,一度感动很多人。

再比如,留下“落日余晖照”的中山医院医疗队。27岁呼吸师刘凯在护送87岁老人做CT途中,停下来陪老人一起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这个温暖的瞬间之所以震慑人心,有网友说,是因为它定格了医患之间,在医疗救治之外的一种深情。

查琼芳说得直接:这些平凡的小事,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做。“无论是平时,还是在抗疫战争中,这些在我们眼里只是平常事。”

但这些平常事,为什么总是给人以温暖,治愈人心?时不时在查琼芳笔下出现的“郑队”——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给出了答案:因为这些小事背后,都折射出医学的温度,那是一种人文关怀,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践行。这场疫情,也给了很多人一次重新审视医患关系的机会。

郑军华记得,战疫初期,在隔离病房,不少轻症患者一度因为紧张而吃不下、睡不着,击垮他们的首先不是病毒,而是恐惧,因恐惧而寝食难安,势必影响自身免疫力,病情恢复成为难题。“有的90后护士,有时候在病房里呆好几个小时,只为了喂患者喝完一碗白粥。”

也是在那段时间,当有个别危重症患者去世,而家属难以联系之时,医护人员自发在病房里护送逝者“最后一程”。

“从病房到走廊楼梯口,短短50米,平时十几秒钟就可以走完的路,这次足足走了8分钟。”因为,医院的走廊上摆放着矮柜等各种杂物,护士们为了让逝者最后一段走得顺顺利利,小心翼翼地推着病床。病床缓缓行进,站在走廊上的每个护士依次轻声喊着:“老先生,一路走好!”……

医疗是个很特殊的领域,患者很多时候对医生不只是无条件的信任,以性命相托,医患共同抗击病魔的过程,蕴含着医学的温度,人性的温度。

由此再观《查医生援鄂日记》,在英勇战疫的大背景下,这位身处前线的女医生在战疫的“风暴眼”中,不仅带我们领略到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也让我们对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良多思考。

一点一滴,拼出了中国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路线图

“她的文字朴实无华,但情真意切,让我感慨,也时常令我泪目。《查医生援鄂日记》通篇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每天的日常,而就是这些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人员、货车司机、公交司机、志愿者司机、快递员普通人的日常,一点一滴拼出了中国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路线图。”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为《查医生援鄂日记》作序。

“作序,我原本是拒绝的,拿到书,连夜一口气读完后,第二天一早写了序。”陈国强院士不仅写了序,还在网课上喊话,力荐十多万学生“一定要看”,因为这是一部生动的医学人文教案,不管你们将来是否学医、是否行医,都值得静下心来读一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专业学生黄婉莹说,读完这本书后,有着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医学生的担当:“可能未来在疫情再次来临之际,就会有更多的医学生、更多的幕后科研人员站出来,使黑暗的城市重现光芒。”

医生之外,意外成了“作家”,如今的查琼芳,偶尔也会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了一点不一样:有病人以她为背景偷偷跟她合影,有病人特地跑到她的诊室,就为对她说一句话:“谢谢你,你是英雄。”

独家长篇专访 | 上海援鄂女医生10万字抗疫日记背后的故事-LMLPHP

“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就是每一个平凡的人,这段抗疫的历史,是无数平凡人共同书写的。致敬每一个平凡的人。”查琼芳说,这段记忆是职业生涯里最特殊的一段,她可以回味很久,也令她未来的医学生涯内涵更加丰富,拥有对生命更丰富的理解与认知。

据悉,《查医生援鄂日记》的越南语版已启动翻译,泰语、日语、英语版等其他外语版权也在洽谈中。

作者:唐闻佳 樊丽萍

05-08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