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上海建成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离不开都市郊区的良性发展。如何在保持乡村性延续的前提下,推行“三个集中”(农地集中、产业集中、居住集中),满足都市郊区“三生”(生活、生产、生态)同步谐调发展,使乡村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的底色,是值得探索的重要命题。
本刊特约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建筑学会乡村建设专委会主任王海松,以上海市建筑学会与新浜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新江南田园乡居设计竞赛”竞赛参赛作品为例,探讨具有新江南特征的都市郊区乡村建筑应具有怎样的功能性和审美价值。 ——编者
江南,是个含义丰富的词汇。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江南是灵秀、自然的。在明代江南“八府一州”(含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及太仓州)或“十府”(另含宁波、绍兴)的区域范围内,有一湖(太湖)、两江(长江、钱塘江)及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绵密的水网、充沛的水资源塑造了江南温润的气候,保证了稻米的产出,也便利了交通、商贸,造就了富庶的江南;作为一个文化概念,江南是务实、包容的。自宋以后,江南地区渐呈人稠地隘、耕地不足之态,紧张的生存环境迫使江南民众精耕细作、勤勉持家,信奉“讲求精细、注重实效”的理性文化。江南文化也是兼收并蓄的。因历史上的三次北方士族“衣冠南渡”,江南接纳了来自北方的中原文化。从唐朝开始,江南的青龙港、明州港(今宁波)就接纳了来自日本、新罗(今朝鲜)的海船。四海交汇、五方杂处的地理优势,促成了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给江南带来了独特的活力。
做为江南的一部分,古代上海偏于江南一隅,唐宋以后渐有发展,其地域文化脱胎于江南,又融入了江海文化。上海的乡村地区也是一个水网密布的区域。在上海的方言中,大大小小的水面可被称为河、渎、港、浦、湾、湖、荡、泖、浜、泾、泽、溪、浔等。上海地区许多村镇的地名中会带有上述字眼,如新浜、石湖荡、枫泾、泖港等。在水乡环境中,水系、农田、林地、乡居聚落是一个有机整体。水系滋养了农田,也串联了村落、集镇;村镇依附于水系,又背靠农田、林地;林地藏风聚气,给村庄提供了屏障,为乡居村落稳固了水土。与江南其他区域不同的是,因用地紧张、资源有限,上海乡村民居讲究用地集约、用料紧凑、尺度小巧;因外来商户、手工业者较多,各地文化、风俗的交汇使上海乡土建筑呈现出自由混合、杂糅共生的活力。
“新江南乡居”应该是怎样的?现陈列于刘海粟美术馆三楼3号展厅的竞赛获奖作品为我们揭开了这场探索的面纱。竞赛以塑造新浜镇郊野地区宜居宜业的新江南田园社区为目标,探索了具上海本土特色的乡居建设之路。仔细体味这些获奖作品的“形”和“意”,我们可隐约勾勒其中的“新江南”意趣。
新江南乡居的“形”
上海地区的传统水乡村镇最初大多沿河而起,其发展、延伸也多依托水系的走向,“以水为骨”是其基本特征;江南传统民居可以离群索居,也可以集聚蜿蜒,但不论其如何生长,大多“以院为元”,呈院宅相生之态;江南传统建筑的外表朴素自然,其主要用材为青砖、灰瓦,呈“粉墙黛瓦”的色彩关系,在水乡环境的衬托下,具清秀、质朴的水墨韵味。
1 形之骨——以水为骨、顺应地形
新浜的传统村落多沿水系呈鱼骨状排列,成行列式延展的农居与河流是垂直的。竞赛的许多获奖作品皆顺应地形,很好地保留了基地环境中的水系,或临水而建,或傍河而居。如三等奖作品“阡陌泮歌”、“农桑邻里”(图1)皆依水而建,沿河设生动的亲水平台;三等奖作品“枕水炊烟起,倚稻故乡兴”与入围奖作品“繁衍·乡居”(图2)皆呈垂直水系展开,与新浜的传统村落肌理呼应,其中后者甚至采取了底层架空的大胆手法,有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将茶馆、小卖部等公共休憩空间设置于沿河的界面,,特别适合江南的气候特征和生活方式,形成了有社区氛围的“水街”。
2 形之元——以院为元、院宅相生
上海乡村传统民居的空间核心是院,院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开可合,可按轴线展开,也可随地形而灵活摆布,既可作为生产生活空间,又可容纳公共活动。在江南地区,大大小小的院常被称作“天井”或“庭心”,在高密度集聚的建筑群之间,它们是具采光、遮阳、拔风功能的“透气口”,其作用犹如围棋中的“眼”。竞赛作品中,有不少具“院宅相生”特征的范例。如二等奖作品“小生活大实惠的新乡民生活”的单元房型,在一层、二层都设置了尺度适宜的内天井,空间感丰富;三等奖作品“八农一院”(图3)则以8户紧凑的院落式单元围合成一个较大的“院”,并赋予了该“院”复合的公共活动功能;三等奖作品“我们的院子”也呈户内有院、多户合院的有机形态。
形之表——粉墙黛瓦、坡面错落
江南传统建筑外表皮的主要色彩关系大致呈黑(瓦)、白(墙)、灰(砖)单色调子,与略偏暖的木色、竹色极为和谐。江南传统建筑的屋顶形态生动、灵巧,屋面曲线变化有致,建筑群体的屋顶轮廓尤其显得错落有致,山墙与屋顶的关系也比较丰富,有悬山,有硬山,也有高高耸起的风火墙。竞赛作品中,二等奖作品“乡聚庭家——远离城嚣的乡聚小院”即以白墙灰瓦+竹木小筑的语言来演绎江南意蕴;入围奖作品“田园居”则以粉墙黛瓦+素木板墙的材料搭配来呼应传统;二等奖作品“小生活大实惠的新乡民生活”的屋顶形态错落、轮廓线灵动(图4)。
新江南乡居的“意”
江南乡居是入画的,透过其形态、空间、表皮,我们可以感受其秀气、自然的气韵,也能体味蕴含其中的生态理念、营建逻辑、创新风范。从“新江南田园乡居”设计竞赛的成果中,我们可以找到生态宜人的“绿意”、江南气质的“匠意”及国际范十足的“创意”。这些隐含在作品背后的新意,从崭新的角度诠释了“新江南乡居”的追求。
1.绿意——绿色科技、生态宜人
新江南乡居的“绿”不仅是可见的,更是可感知的,因为蕴含于乡居空间组织、构造细节上的生态理念、绿色技术,给建筑带来了更好的节能效果、更宜人的环境。许多竞赛作品在吸收了传统江南民居挑檐、敞廊、骑楼等手法的基础上叠加了现代科技,具很强的“绿色”性能。如入围奖作品“延展的聚落”在其出挑的屋檐部位预留了屋面绿化遮阳构件、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位置,科技感十足(图5);入围奖作品“沪乡优埭”引入智能5G终端技术,在乡居组团中放入风光互补路灯、智能光伏板等设施,打造了一个绿色、低碳的乡居样板。
2.匠意——现代技艺、江南气质
上海地区传统民居的匠作体系历来比较多元,对先进建造技术、材料的引进毫不排斥。近代以来,苏南的香山帮、浙江的宁绍帮、东阳帮匠人可以与掌握西式营造技术的洋行和谐共处,江南木构技艺与西式红砖、水泥、混凝土材料相融共存。不少竞赛获奖作品秉承了上海乡土建筑的开放性、革新性,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型结构体系。如三等奖作品“农桑邻里”就采用了可工业化预制、安装的轻钢结构体系,其墙体为带保温夹芯层的压型钢板做为墙板,构造体系、造型语言是现代的,但空间尺度、建筑形态是江南;三等奖作品“九涧宅”,也采用了模数化、可拼接的体块生成逻辑,其灵活生长的形态与江南的田园、水系有很好的契合关系。
3.创意——锐意求新、海派风范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本土建筑天然具有很强的创新基因。锐意创新、与众不同的建筑丰富了魔都的城市色彩,也引领着海派新潮的更迭。这次设计竞赛聚焦于打造大都市郊区的新乡居,自然也涌现了一些在“创意”颇具国际范的超前作品。如入围奖作品“屋上田园”形态独特(图6),每户皆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天窗,适合回归田园的艺术家、设计师开设工作室,或供周末返乡度假的城市人在床上看星星。入围奖作品“小屋大宅”抛弃了传统江南民居的坡屋顶,以灵活的户型组合、屋顶“自留地”、类里弄的组团格局,塑造了兼具都市感与田园性的活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