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这里是一片老厂房,厂区大门常年关闭,远远望去,破旧的园区与周围的摩登大楼形成鲜明对比;三年前,这里开始改建,园区被创新打造成一座体育文化园。
它,就是位于江杨南路485号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沪上首座“体育+文化”的产业聚集和消费园区,从以前的送温暖变成了如今的送健康,老保温瓶胆厂一跃变身成为新兴体育文化“网红”打卡点。
图说:三邻桥体育文化园 官方图
老厂房变新天地
几年前,三邻桥的原址还是一幅残破景象,低矮的厂房、灰暗的墙面、锈迹斑斑的铁门窗、杂草肆意生长的小道……这里曾是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曾为成千上万个家庭提供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时代变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一片带有历史印记的老厂房,在城市里显得格格不入——而如今,三邻桥已经大变模样。
图说:改造前的老厂房 官方图
日前记者来到三邻桥体育文化园探访,一步入园区,就能见到一幢幢独立的房屋错落排开,整个园区以亮橙色为主调,墙面被刷上跳跃的色彩,不同建筑也被各种“桥”连接。据园区运营总经理郝定明介绍,这里曾经闲置了十多年,2016年,对于老厂房改建颇有经验的启客集团拿下了开发权,最终经过研究,决定把它改建成一座体育文化园,以满足园区周围几十万市民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图说:改建后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 官方图
以前的老厂房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加以改造,形成了如今大都市里少见的低密度建筑。超高的挑空,宽阔的步道,让来访者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感觉非常舒心。2年的“全身改造”,焕然一新的园区已成为周围居民的“新宠”。
“在项目规划之初,我们特意设计了1500平米的大会堂以及1300平米的中央广场,能够开展不同类别、不同规模的文体活动,并且是免费对租户和居民开放。”郝定明坦言,三邻桥的名字寓意就是架设邻里和睦之桥,如今,“周边居民可以来这里活动,打破都市中邻居见面而不知名的尴尬,让大家能够在这里一起运动、一起学习,分享成长和生活的喜悦。”
图说:大会堂 官方图
送温暖变送健康
高高矗立的两根巨型红色烟囱是三邻桥体园区最大的特色,几乎所有来三邻桥的人,第一张照片的背景都是这里。
图说:高高矗立的烟囱 官方图
市民李先生是住在周围的“老土地”,对于眼前的变化,格外有感触。他回忆,眼前的旧厂房,曾经属于上海保温容器有限公司。那两根巨大的烟囱曾天天冒出烟雾,是记忆中的一道印痕。随着时代变迁,保温瓶胆逐渐退出人们的消费舞台,厂房也在2005年停产闲置。之后,这块地方一度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非常大。
图说:改造前 官方图
听说要建成特色园区后,周围的居民都很开心。自去年5月份开园后,居民们不仅有了地方可以运动,平日里,园区的广场上也经常会有广场舞的健身队伍。
在园区漫步,可以发现原有的老厂房空间都被巧妙利用,改造成适合各年龄段人群运动的各类场所。在户外区域有400米环形跑道,还有蹦床、乒乓桌、独木桥、平衡荡桥、康体漫步机等多种健身设施。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家住在附近,正好在为孩子选择课外体育课程,发现这里少儿体育课程品种非常齐全,目前选择了跆拳道和游泳。
图说:小小特工泳池 记者 李铭珅 摄
潮流吸引人流
开业以来,三邻桥体育文化园不但成为周边居民的健身好场所,而且还吸引了很多潮人来打卡。明星朱一龙曾在这里拍了肯德基的广告,“朱一龙同款打卡地”吸引了不少粉丝;此外,东方卫视综艺“极限挑战”的一期节目也放在三邻桥录制,更是助长了这里的人气。
图说:室内攀岩 记者 李铭珅 摄
图说:小朋友们玩室内冰球 记者 李铭珅 摄
健身、篮球、攀岩、潜水、跑酷、搏击、射箭、游泳……丰富的体育项目迅速集聚了人气,如今的三邻桥,到处洋溢着活力和热情。宽敞的园区更是吸引了不少需要大场地的高端新奇运动项目的入驻——这里的“攻守道场”篮球馆,是以国际篮联标准打造的专业级篮球场,平时除了满足比赛需要外,也成为篮球、羽毛球、旱地冰壶、轮滑冰球的培训场地;这里的“小小特工”国际儿童运动成长空间,有沪上少见的专门针对儿童的0.8米水深24小时恒温泳池;今年年底,这里还将出现全上海唯一深10米的潜水池“海屿夏潜水体验中心”,让体验者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潜水或接受潜水培训……
图说:室内高尔夫 记者 李铭珅 摄
郝定明表示,在招商过程中,园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产开发商”角色,不是只把场馆租出去就好,而是扮演了“社区运营商”和“产业合伙人”的位置,“我们希望为大众带来更多新颖、健康、充满趣味的生活方式,并逐步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