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和60多个全国各地的作家,参加“瓯江文学大漂流”的活动,由浙江省的龙泉县城外高山上,瓯江的发源地出发,一路上或坐船(瓯江上船民称为舴艋舟)或坐车,或直接在无篷的竹筏上漂流,始终沿着瓯江两岸的每个县走了半个月时间。其间路经景宁,在畲族村寨聚居的山岭上,和畲族老乡有了两三天的互动接触,听穿戴着民族服饰的妇女们唱歌跳舞,看她们的即兴表演,还同村、乡里的畲族村民干部座谈。

叶辛:畲族和“放七姑娘”-LMLPHP

是对贵州的苗族风情俚俗甚为熟悉的缘故吧,两三天时间的相处,我武断地认定,这浙江省景宁县的畲族,简直就是我曾接触过多年的贵州苗族。他们的服饰,佩戴的银饰,唱的歌,跳的舞,及交谈中了解到的民族风情,婚丧礼仪,都同我在贵州打过交道的苗族大同小异。我甚至想当然地说,苗族在由黄河流域向南方迁徙而来的过程中,其中的一支,到了景宁地方的大山之中,觉得这里有山有水有田地可开垦,便栖息下来了。而大部分苗族,还是一路往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方向以后,才在云贵高原上定居下来。

同行的作家问我有何依据,我举了“放七姑娘”为例,我说你看畲族每年7月有“放七姑娘”的习俗,在贵州的苗族,也有“放七姑娘”的风俗,几乎是一样的。在离我插队落户的地方不远的苗族中,就有“放七姑娘”的俚俗,其讲究和要求,和景宁的畲族几乎是一样的。景宁离贵州有多远啊!不是同宗同族,怎么可能如此相同?在贵州龙里县平坡苗乡的女画师笔下,还画过“放七姑娘”的彩画哩!

同行的作家仍将信将疑,我不得不引经据典地来证实自己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我说:康熙年间出版的《贵州通志》里写得明明白白,“出国门而望,烟墟林寨,尽皆罗之……通谓之苗蛮。苗中,又有花苗、青苗、东苗、西苗、牯牛苗、白苗、黑苗,平伐九名九姓苗,大苗……因未易更仆也”。另外,《黔记》一书中记有13种苗;《通志》写的有20种。光是贵阳附近的贵定县,言之凿凿记有6种苗。

我51年前到贵州,省里面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老同志和我交谈,伸出一个巴掌,说得十分肯定:苗族从大支分,计有5种。如若按服饰、按地域、按不同语言分,习惯的讲法是99种。其实一百多种都不止。

民国时期,把所有服饰相近、生活习俗大同小异的少数民族,称为“苗夷”,只因为苗族人口最多,影响最大,其生活中的风情俚俗最有特点。被视为“化外的化外”的深山村寨中的少数民族,故统称为“苗夷”。

在历史长河掀起的汹涌波涛之中,各个民族有交往,有融合,有相遇之后的相互影响,也有失散之后的重新归并;贵州的畲族总共也没有景宁县多,才4万多人,且其中的3万多集中在麻江县。

麻江畲族每年的七月份,要在七月半之后,九月初九重阳节之前“放七姑娘”,既娱乐自己,由四姑娘“朵妹”带头唱歌,也娱乐天上的神明。在畲语中,“朵妹”就是四姑娘。而在苗语中,四姑娘被称为“嘎闹娜”。畲族认定,他们民族所有的歌谣,都是朵妹传授的。

“放七姑娘”,翻译成汉语就是七仙女下凡。在整个汉族地区,谁不知道七仙女下凡的民间故事啊!故而汉族百姓认定,苗族啊、畲族,其他少数民族和七仙女下凡故事大同小异的传说,都是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而每一个少数民族,包括畲族在内,就会追溯远古的历史,来证明“放七姑娘”是本民族产生的。

“放七姑娘”这一古已有之的俚俗,是4万多贵州畲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存在着,也会随着畲族的繁衍生息,传播给畲族的子孙后代。至于将来会不会演变,那要看畲族子孙的坚守了。

09-04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