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起眼的爆炒米花炉子,一声余音袅袅的吆喝,无意中让我重温了和公公一起吃爆炒米花的情景。

公公丰子恺与爆炒米花-LMLPHP

1965年冬, 丰南颖与公公婆婆在家门口合影

时光荏苒,今年九月十五日是我的公公(石门方言称祖父为公公)逝世四十五周年纪念日。斯人已逝,音容宛在,公公常在我的思念之中。

有一年我回上海探亲,正匆匆走在马路上,远处突然传来“爆炒米花喽!”的吆喝声,这叫卖声音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太熟悉不过,这是我们小时候老上海滩上的叫卖声啊!它伴随着我们长大成人,现在却很难看到,我情不自禁地循着这叫卖声寻找过去。

在邻近的小马路边,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我惊喜地看到了传统的老式爆炒米花炉子,一个老人正在暮色中做生意,夕阳的余辉洒在他瘦弱的背影和褪色的衣衫上。这种老式爆米花炉子我已多年没有见到了,好是兴奋,见物思人,我仿佛又回到了许多年之前的长乐邨,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童年时与公公一起爆炒米花的往事。

小时候,每当爆炒米花的小贩来了,长乐邨的孩子们都格外地兴奋,我也不例外。只要听到爆炒米花的吆喝声,公公总会问我:“去爆炒米花?”边说边掏出零钱给我。每次公公总是提醒我:“开炉时响声很大,切记要张开嘴巴,不然耳膜会被震破变成聋子的,离得远一点。”爆炒米花的时候,左右邻舍的许多小朋友都会出来围在爆炒米花的炉子边,有的拿了米、玉米、年糕片或是蚕豆等来爆,有的没有零用钱和食物可爆,只在旁边凑热闹,等着分享小朋友的炒米花。在那物资供应紧张的岁月里,这可是价廉物美的一种娱乐和零食,很受男女老幼的喜爱。爆炒米花的过程使大家好开心,暂时忘记了生活中的忧虑。现在虽然市场上食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什么也不稀奇了,但是昔日爆炒米花的情调却是情怀难觅。

公公丰子恺与爆炒米花-LMLPHP

爆炒米花的炉子

说到这种老式爆米花炉子,我们这一代人应该还是记得的,左边是炉子,要用左手摇转了工作,右边是个木风箱,要用右手前后拉,当然全是手工操作的。爆炒米花的小贩将米放入那黑乎乎的炉子里后,同时一手拉风箱,一手摇转着爆米花的炉子。约莫10分钟光景就爆好了,那小贩拿起炉子准备打开之前,会吆喝着让大家散开,我总是记得公公事先的关照,张开嘴巴并捂着耳朵赶快跑开去,只听得“嘭”的一声巨响,爆炒米花的炉子被打开了,顿时空气中香味四溢,小朋友们拿着脸盆或篮子来接着从爆米花炉子里倒出来的热烘烘、香喷喷的炒米花,在嬉笑声中争先恐后地开始吃起来。

有一次我与公公一起吃新出炉的炒米花,闲谈之间公公忽然问我:“你去爆炒米花时是否注意到那爆炒米花人手的动作?”这一下我蒙了,我可从未注意过啊,公公对我说,“下次你留心一下。”他接下去告诉我,爆炒米花的炉子看似操作简单,但真的做起来并非如此容易。公公说,左手和右手同时做一种动作很容易做到,但两只手同时做两种完全不同的动作而又互不干涉,不出差错是不容易的,一般人不经过训练很难做到。他随后对我说,“你来试试看,我看你能坚持多久而不把这两种动作给混淆了。”于是他教我一只手前后不断地移动如同拉风箱,同时另一只手不停在空中垂直画圆圈。我当时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难的?”便马上摆出架势实践起来,可是没做几下左右手便乱了套,正在努力地做前后抽拉动作的右手,不知不觉地开始跟着左手打圈,仿佛是在平面画着圆圈。公公看了哈哈大笑:“你看看,我说不容易做吧!”我很不服气,又试了几次,结果可想而知。

公公见我仍不服气便说:“那你换两个动作试试看吧。”他又让我双手拿笔,一只手画圆,一只手画方块,不断重复,看我是否能同时准确地完成。正如公公所预料到的,我画了个圈,但没有能同时画方块。看我泄气的样子,公公赶紧安慰我说没关系的,这样的两手操作很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大脑器官不习惯支持一心两用,必须要训练左右手协调配合做不同的动作才能做好。公公又教我练习两个简单一些的动作:一手轻轻敲一个大腿,另一手前后摩擦另一个大腿,练习了一会儿我果然学会了。公公接着说:“你可别小看爆米花的人,他的工作还真不简单呢,他能从容不迫地操作爆米花的炉子,左手和右手同时做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而不出差错,一定练了好久才熟能生巧,真是行行出状元啊!”公公教导我各行各业都有可学之处,学习新事物有一个过程,下功夫学会了什么事都不难的。

公公丰子恺与爆炒米花-LMLPHP

丰子恺, 摄于1960年代

小马路边,梧桐树下,一个不起眼的爆炒米花炉子,一声余音袅袅的“爆炒米花喽”的吆喝声,无意中让我重温了和公公一起吃爆炒米花的情景,引起我对公公绵绵无尽的思念。

09-05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