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彬,这位曾参加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全过程的“国宝”级人物,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的日子里走了,享寿99岁。
我与高老相识于2005年初,当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位居委干部说,虹口区提篮桥街道(现为北外滩街道)居住着一位现今世上唯一一位健在、参加过审判日本甲级战犯等全过程的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助理检察官。这条“爆炸”性信息,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居委干部的陪同下,登门拜访了这位和蔼可亲、面色红润的84岁高龄老人。
高文彬是位十分低调的老人,先前他很少对外说自己的那段经历,也或许是有过一段坎坷的经历,使他沉默寡言,以至于居住地没人知道他是位“国宝”级人物,直至后来我与高老交上朋友,他才慢慢开始讲述了参加东京审判的整个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1月19日,经盟国授权,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颁布了《特别通告》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在东京正式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时年25岁的高文彬,刚从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正值意气风发的年纪。得知中国派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察官向哲浚正在国内招募一批熟法律且英语基础好的工作人员去东京增援的消息,便在教授刘知芳的推荐下,前去参加了面试并获得成功。
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开始,到1948年11月12日结束,前后持续两年多,共开庭818次,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高文彬主要负责整理每天的庭审记录,查阅相关资料以供庭审使用。
这些年来,我陆陆续续前后数十次走访高老,听他讲述那段历史以及他后来的坎坷人生。五年前,高老在家中又向我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天的情景:正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办理毕业离校手续的高文彬,听见校园内传来一阵阵欢呼声,才知日本侵略军投降了。听到消息的高文彬,立马来到学校操场,与同学们一起欢呼雀跃。
当时高文彬居住在虹口区唐山路62弄宝华里,他就读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原先在昆山路上,离高文彬的家不远,后学院被日本人占领,用作日本兵营仓库,学生无法上课,东吴大学法学院不得不借用上海南阳路上的爱国女子中学,作为学院临时教学用地。
爱国女子中学的学生是上午读书,下午教室空置。东吴大学法学院便利用爱国女中下午不上课的空闲教室进行教学活动。为了能尽量减轻家中的负担,高文彬下午在学院上课,上午便到新华电影院后面的一所初级中学教初二年级英语,周六、周日还到当时的跑马厅去做查票员,为进入场内的观众敲票章,以赚取学费。
当时爱国女中旁边有个日本兵营,每次上学路过时,同学们都要向日本兵鞠躬,对此,高文彬非常气愤。为了避开给日本兵鞠躬,高文彬每次上学便绕道而行,情愿多走些路,也不给日本兵鞠躬。
图说:少先队员在街道干部和老师的带领下,看望高老。龙钢供图
晚年的高文彬,过着幸福的生活。虽然年龄渐高,但依然精神不错,每次去看他,他都热情迎接,临走时还要嘱咐阿姨把客人送到电梯口。有一年暑假,几位少先队员在街道干部和老师的带领下,去看望高老,听他讲审判东条英机的故事,高老十分开心,连连说,我又年轻了。
三年前,我因事走过唐山路,看到高老一个人在过马路,便上前去搀扶。高老见到我说,不用搀扶,我能行。看着老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心想年轻时吃了那么多的苦,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需要有多么强大的一颗心。
高老走了,但他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龙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