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环境明显改善 “还太湖一盆清水”仍有差距-LMLPHP

图说:蓝藻水华多发频发也是影响太湖水质的一大原因  罗水元 摄

讯(记者 罗水元)记者今天下午从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了解到,经过十多年综合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已在流域经济总量翻番、人口增加一千多万的背景下得到明显改善,太湖富营养化趋势也得到了遏制,连续十二年实现了“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的基本目标。但是,因总磷浓度高、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目前距“还太湖一盆清水”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监测数据显示,太湖湖体水质指标稳中趋降,水生态正在向好。2019年,太湖全年水质总体评价为Ⅳ类,较2007年提升两个水质类别。太湖主要水质指标中高锰酸盐指数为4.48毫克每升(Ⅲ类),氨氮为0.08毫克每升(Ⅰ类),总磷为0.087毫克每升(Ⅳ类),总氮为1.49毫克每升(Ⅳ类),与2007年相比,太湖高锰酸盐指数下降12.2%,氨氮下降79.5%,总氮下降36.6%,但总磷略有升高。与此同时,流域水源地布局不断优化,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入湖河流及河网水质也得到较大改善。

虽然当前太湖治理已经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有关水利专家告诉记者,目前距离“还太湖一盆清水”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太湖总磷浓度高、蓝藻水华多发频发两个方面。近年来太湖总磷指标始终较高,2019年太湖总磷指标较2007年升高17.6%,且呈波动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太湖营养过剩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太湖已经形成藻型生境,只要气温、光照风力等外部条件具备,太湖就可能大面积暴发蓝藻水华。2017年太湖蓝藻数量和蓝藻水华面积均达到近年来最高值,最大水华面积为1345.9平方公里。

造成这些太湖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专家分析指出,首先是入湖河道污染物浓度不达标。监测发现,2015年至2019年,22条入湖河道占入湖水资源量的80.9%,通过该22条主要入湖河道入湖的总磷、总氮占径流入湖污染负荷的81.0%和80.8%。2019年,22条入湖河道中仅江苏望虞河、大溪港、梁溪河和大港河,以及浙江夹浦港、合溪新港、苕溪和大钱港等8条河道主要水质指标浓度均达到《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规定的2020年控制目标。但8条水质达标河道水量仅占全年入湖水量的15.1%,而其余占入湖水量67.2%的14条河道水质尚未达到控制目标。

其次是入河(湖)污染物总量不达标。根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科研成果,太湖总磷主要来自径流输入,占比为85%。太湖局根据近年来流域实际,核算提出平水年情况下,为实现太湖水质目标,允许入湖总磷负荷量为611吨每年。但是,根据太湖局对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水量的同步监测数据分析计算求得入太湖污染物总量,结果表明近三年(2017~2019年)总磷入湖污染物总量年均值为1913吨,为太湖局核算的平水年相应纳污能力的3.1倍。随着近年来湖西地区入湖水量的不断增加,尽管入湖河道水质有明显改善,但入湖总磷负荷却不降反升。

三是高强度蓝藻水华会加速磷循环。随着湖泊富营养化加剧,特别是磷浓度的升高,通常会导致水体中蓝藻在藻类群落中占据优势。同时蓝藻生长可增加底泥磷的释放和有机磷的转化,加快湖体磷循环,增加水体总磷含量。根据太湖局长系列太湖总磷和蓝藻密度监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磷和蓝藻密度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9。因此,蓝藻水华与湖泊总磷循环之间存在反馈机制,即水体中总磷升高有利于蓝藻生长,同时蓝藻水华也能加快湖体磷循环,使得水体总磷浓度进一步升高,两者相互促进,导致恶性循环。

“影响太湖水质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入湖河道水质不达标,入湖污染物总量远超太湖纳污能力。”太湖局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处处长贾更华认为,解决太湖水质问题的关键在于截污控源,加强以“减磷控氮”为重点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他建议根据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快推进流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面源治理作为流域控磷的重点治理方向;同时,对22条主要入湖河道控制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建立并实施双考核制度,引导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入湖量。

09-08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