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她是一届又一届西藏班学生心中的“吴妈妈”,然而,在自己儿子眼中,365天陪伴学生的妈妈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最熟悉的陌生人”。说起往事,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班主任吴晓云哽咽了。然而,那个曾经发誓说“将来肯定不会做老师”的小男孩长大后,在高考志愿表中填写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如今,他是阳光帅气的幼儿园“孩子王”。他说,是西藏学生、家长对妈妈的依恋和感激,让他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荣光。妈妈,是他前行的榜样。说起儿子的选择,吴晓云眼中满是笑意。

在上海市庆祝教师节活动的舞台上,这位 “妈妈老师”为何哭了又笑了?-LMLPHP

图说:“教育,我们忠诚的事业”2020年上海市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 记者 孙中钦 摄

这是记者今天下午在“教育,我们忠诚的事业”2020年上海市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见到的动人一幕。在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的舞台上,一则则为师为人为学的真情故事,一段段坚守讲台、传道授业的感言,诠释着“教师”二字的真谛。

从春节前疫情警报拉响开始,医生和教师,一个奋战在疫线前沿,一个奋战在战疫后方,扛起了前所未有的重任。“我们是医生,更是老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陈尔真动情地说,“人们都说教师和医生是这个社会的良心,而我想说,教师和医生还是这个社会的希望,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心血和汗水,都是在播种,播种这个春暖花开的春天,播种共和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上海市庆祝教师节活动的舞台上,这位 “妈妈老师”为何哭了又笑了?-LMLPHP

图说: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樊民讲述抗疫故事

“教师和医生,一个塑造灵魂,一个挽救生命,都是无悔的选择,都是神圣的事业。”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樊民带领团队在雷神山坚守了44个日夜。在抗疫一线,他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给学生们上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在这堂人生大课上,同学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医学,更有使命的崇高和人性的光辉。”樊民坚信,抗疫是一时的,而为师为学、救死扶伤的事业却是一生的,医者仁心、师者慧心,孜孜不倦,生生不息。

  “2020年3月2日,这是一个既平凡又将被载入上海教育史册的日子。”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作为本市“空中课堂”探索者代表,在现场分享了上海“空中课堂”开播第一天的情景。经过5个月的持续努力,推出5000余节优质视频课,内容覆盖41个学段学科,成为在线教学的“上海样本”。有的老师手术刚康复,有的老师家有高考生,有的老师用眼过度每天要靠打针才能去现场。当被问及这些优质视频课是怎么“炼成”的,谭轶斌的回答是:“那是每一个平凡又不凡的老师与时间赛跑、与常态搏弈、与观念碰撞、与惯性脱钩,用爱与责任铸就的。”

在上海市庆祝教师节活动的舞台上,这位 “妈妈老师”为何哭了又笑了?-LMLPHP

图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讲述战疫故事《大任在肩》

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亚珠,与学生交流时常常提到老交大的西迁精神、老前辈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报国情怀。作为我国医工交叉开拓者、生物医学工程杰出贡献者,她数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为大型无创医疗器械的民族化、产业化开辟出一条新路,堪称“健康中国”践行者。在陈亚珠培养的学生中,不少人主动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加入到“创新创业”团队中。学生感言:“陈老师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了我的选择,因为她的心里有很重很重的祖国。”

本次活动由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等出席活动,并为荣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的教师代表和2020年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颁发证书。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教育功臣、复旦大学教授闻玉梅带领下,新入职教师代表们庄严宣誓,立志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

09-09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