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节约粮食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不过,与人们熟悉的 “舌尖上的浪费”相比,我国粮食从生产到加工链条上的损失虽鲜为人知,但同样触目惊心。目前,我国粮食在产后环节损耗严重,尤其是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上下,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等于建设无形良田,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通过全面实施粮安工程(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粮食产后减损技术应用,粮食仓储环节损失有所降低。但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依然严重,减损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有关研究表明,产后损失中收获环节的损失仅次于消费环节。据调查,除消费环节的粮食产后损失率为15.69%,油料产后损失率为18.67%。比如在收获和运输环节中,水稻和小麦的机械化收获环节损失率均超过3%,粮食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损失率高达5%以上。而且的部分粮食还存在过度加工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小麦出粉率在80%左右,但近些年精加工面粉在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出粉率在70%左右的面粉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一些“30粉”“20粉”出现。这些数据表明,粮食行业“产后护理”空间巨大,在粮食的收获、储存、加工、物流、消费等多个环节,全面加强粮食节约,已迫在眉睫。

全链条节粮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全链条节粮,首先是一个关乎科学全面节粮的认识问题。一方面,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节粮的发力点和宣传点主要在社会公众层面,更多地关注和呼吁在消费环节中节粮。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全链条节粮,要首先形成从首端到末端的科学的全面的共识,进而促进全链条推进、多方共为的集体行动。另一方面,在全链条节粮上,生产者在生产实践过程还有一些认识误区。比如,在粮食加工环节,存在着为迎合居民过分追求精、细、白的消费误区,而造成的粮食过度加工严重,成品粮出品率相对较低。粮食深加工对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粮食产业发展,固然具有积极意义,但过度加工则会增加粮食和能源消耗,也不符合营养科学。

全链条节粮,更是一个法治实践的过程。系统化、全链条、多环节、减少粮食产后损失,要将节粮减损纳入拟议中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强化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体系机制,做好粮食收获、仓储、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减损工作。在这方面,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建议。譬如,将田间收获的最高损失纳入农机服务供应商服务合同条款;建设农户科学储粮仓以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加快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开发推广粮食安全储运技术与方法;积极推广适度加工技术以减少损失、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副产物利用率;强化全链条节粮减损宣传教育等。这些建议,都是值得考虑、论证和吸纳的。

09-09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