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那一抹湖底深蓝!这位来自黄浦江畔的科学家以滇为家,守护洱海十五年-LMLPHP

图说:孔海南教授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叶榆水”“金月亮”“风花雪月”……这么多唯美浪漫的名字,描绘着同一个地方——位于大理苍山下的洱海。正是这片“海”,走出了一位“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孔海南。他一步步丈量云贵高原上的山川和河脊,坐着一趟趟奔驰的列车穿梭于数千公里的滇沪铁路,投下一瓶又一瓶的藻华取样瓶在洱海里“大海捞针”……从年过半百到古稀,他用别人眼里已经准备退休的“老时光”,努力为洱海找寻着曾经最清的水质、最美的水景,最佳的生态。

挺身而出 默默奉献

花白的头发、晒黑的脸庞,为了尽可能控制手抖,他经常十指交叉。今年刚刚退休的孔海南,所有的牵挂都还在几千里外的那片海。当听到刚刚去过大理的年轻人赞叹洱海之美时,他会动情地说,“如果你见过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洱海,一眼可以看到十几米深的深蓝湖底,可以看到水下森林般的沉水植物,就懂得洱海的美是多么震撼人心。”

为那一抹湖底深蓝!这位来自黄浦江畔的科学家以滇为家,守护洱海十五年-LMLPHP

图说:孔海南教授和学生们在一起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长期污染导致湖水富营养化,洱海两次大规模暴发蓝藻,湖水透明度骤降,水质也一度下降到IV类。当地老百姓回忆说,那时坐在家里就能闻到随风飘来的湖水臭味,手捧着湖水满手绿。时任联合国环境署专家的孔海南,看到我国日益恶化的湖泊水环境忧心如焚,和一批专家一起向国务院提出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的方案,并出任洱海项目负责人,一干就是十五年。

而挑起这幅重担,对他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项目正式启动时,他已年满58岁,患有房颤型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曾两次在校园和洱海现场发作晕倒。“我的身体和年龄均本来不适合作为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以及承担科学研究工作,更不适合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原现场工作。但是,恢复洱海原生态湖泊是我半生情结,一生梦想。”终于能为初心奋斗,他不愿意放弃“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机会”,毅然选择承担。

一朝挺身承担,十五年默默付出。初到洱海,他带着学生一路颠簸,仿佛有坐不完的火车和汽车似的。租一座农家小院,开荒自建实验室,修葺整饬宿舍,就连一日三餐都是自己轮流做,面条成了最流行的家常便饭。在洱海项目实施的多年时间内,孔海南每年在上海家中不到一个月;他坚持自己做低盐清淡的三餐饮食,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病几率;随身带有心脏节律监视器与袖珍心电图机,以防万一应急等措施。2012年5月,洱海项目进入验收阶段,他的心脏病几乎每周发作,但他一直坚持到当年9月项目验收结束,才紧急回到上海连续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心脏手术。

为那一抹湖底深蓝!这位来自黄浦江畔的科学家以滇为家,守护洱海十五年-LMLPHP

图说:去年孔海南捐出积蓄200万元人民币,发起成立“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和青年学子投入洱海保护。

科技支撑“母亲湖”复苏

1983年,孔海南教授获得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2000年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水环境部担任研究员,期间攻读了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并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他回国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在洱海保卫战中,孔海南带领团队,用10年积累、5年实践、3年攻坚,通过自主研发的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等成套技术,为控制与治理洱海流域水污染提供科技支撑。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我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接手项目后,多年海外求学和科研工作的经历让孔海南认识到,环境治理要面对真正的需求。扎根洱海,一步步探寻污染的真正源头,他发现面源污染是一些散落在洱海周边的“小”污染积累起来的。“大理市洱海沿湖及流域绝大多数村落、旅游服务场所几乎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这些污染源分布面积广,治理起来非常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孔海南教授将土壤净化槽技术带到洱海边。在当地百姓眼里,这套污水处理系统可神奇了!外边看不出什么名堂,里面的“道道”却能把整个村里的生活污水变为净水,然后再排入洱海!经过多年的推广和积累,30套示范性污水处理系统遍布洱海沿湖十镇,为洱海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久久为功”筹建洱海基金

在进一步熟悉洱海之后,孔海南教授认识到,生态环境治理的“解药”往往在生态之外。陪在洱海身边近二十年,他也见证了洱海污染源一变再变。“从开始的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到种大蒜、养奶牛污染,再到民宿旅游业带来污染,甚至城市人口迅速扩容带来的污染,都在一轮轮挤压洱海的美。”他坦言,治理环境污染的最难问题,不是一个个环境污染问题,而是层出不穷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孔海南越来越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提升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能力。“环境治理和保护是项系统工程,既要和社会友好,也要和自然友好”。他将这种“友好”理念渗透到洱海项目的每一部分设计上,从水源地到入湖河流,从湖滨到湖内,项目课题在治理环境的同时,也努力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

经过孔教授及更多洱海“守护者”的不懈努力,曾被过度开发不堪重负的美丽洱海,逐步重现昔日大理“母亲湖”的风采。如今,洱海的总体水质已连续3年保持在国家II类水质标准,成为我国目前保护最好的城市近郊湖泊之一。然而,在孔海南眼里,洱海真正恢复最美容颜,还需要至少25年。

“综合治理是一项需要数十年努力的艰巨工作,洱海流域综合治理需要更多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为此,70岁退休的孔海南并没有停歇脚步,他想为久久为功的洱海保护做得更多——去年,孔海南捐出积蓄200万元人民币,发起成立“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和青年学子投入到洱海保护中。

09-11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