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迎来毕业班首批返校学子,“硬核”科技为复学保驾护航-LMLPHP

图说:同济大学首批符合返校条件的部分在沪连续驻留满14天的毕业年级学子返校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我回来了!入校流程严格但十分流畅。从来没有如此想念过你,虽然这次回来其实是来向你说再见的。”昨天,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0届博士研究生赵宇超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段文字。

当天,同济大学首批符合返校条件的部分在沪连续驻留满14天的毕业年级学子回到了阔别近4个月的同济园。久别归来,所到之处老师们关切的问候、一系列严格又暖心的防控举措,令返校学子们倍感亲切温暖,感慨万千。虽然口罩遮住了他们的面容,但遮不住他们的笑颜。

同济四平路校区大门口,为返校学子开辟的专用通道早早开启。“欢迎同学们回家”的温馨标语赫然在目。在辅导员老师的引导下,每位学子首先出示学校智能返校系统发放的个人返校码进行验证,通过体温检测。随后,学校为其开通校园一卡通权限。学生刷一卡通进校,进行个人手部清洁,工作人员对其随身行李进行消毒。校医院在专用通道旁设立了留观区,对体温异常的学生进行复测,并依据返校医疗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分类处置。

同济迎来毕业班首批返校学子,“硬核”科技为复学保驾护航-LMLPHP

图说:同济四平路校区大门口,为返校学子开辟的专用通道早早开启

返校工作平稳有序,背后是“硬核”科技的有力支撑。这套智能返校系统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NCP-GIS团队历时3个多月研发而成,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优势,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端技术等,开展全国市县级疫情大数据分析,采集每日学生信息、计划行程、返校出发、返校换乘地、实时位置信息等大数据,对学生状态进行综合研判。在此基础上,帮助学校制定学生返校方案,对学生返校行程、到校学生进行审查,追溯分析学生轨迹,从而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与预警。该系统后续将为同济大学近4万名学生返校提供智能分析、过程决策与信息管理支持。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届博士生吴悠、于思然差不多是前后脚抵达校门口。在完成身份查验、体温检测、校园一卡通权限开通后,她俩每人领取了一袋同济爱心防疫礼包,包内装有10只防护口罩、免洗手消毒凝胶、速干手消毒液、酒精清洁棉巾、药皂以及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高校版)。随后,她俩拖着行李箱,直奔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吴悠的导师高绍荣教授与两位博士生亲切交谈,对她们即将面临的毕业答辩进行指点。“特别荣幸能够第一批返校,返校后受到老师们的热情接待以及爱心关怀,心里特别温暖!”于思然说。

学生公寓楼门口,《学生宿舍疫情防控流程图》和“欢迎回家”的红色海报分立两侧。“一人一卡一通行”的提示语十分醒目。宿管人员对返校学生的随身行李进行再次消毒。当日入住的学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已于此前一天告知宿管人员。学生刷校园一卡通进入宿舍楼,通过体温检测,进行实名登记,方能入住宿舍。要出宿舍楼,学生也必须刷校园一卡通。通过门禁管理系统,宿管人员能实时掌握各宿舍楼学生入住情况。

当天,除四平路校区外,还有嘉定校区、沪北校区也迎来了毕业班首批返校学生。

05-09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