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A3应急病房已不复3个月前的紧张。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站在奋斗过75天的地方,看到窗外的树木已成浓郁的绿色。“来时是隆冬,归时已立夏。”顺利度过14天医学观察期后,皋源收拾好了行李,今天将回家了。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下,市卫健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抽调了5支重症医学队伍前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这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五大天团”,他们为守住上海的“战斗堡垒”日夜奋战,共同捍卫生命的最后一道关口。如今,上海本地病例的救治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支援公卫的天团有序撤离,境外重型患者的救治任务交由市公卫中心重症医学团队接棒。皋源说:“我们还会密切关注这里的动态,直到战疫取得完全胜利的那天!”
图说:仁济医院皋源团队正在救治病患 来源/仁济医院提供
1、仁济医院皋源团队
2月11日傍晚,皋源第一次带队进入A3病房,正是全国疫情迅速蔓延之时。ICU里的患者,大多被呼吸机面罩罩住了口鼻,气管插管者不在少数。监测仪的尖锐警报音此起彼伏,生命随时有被“叫停”的可能。
老陈是皋源团队接手的第一个患者,他过年前入院,4月15日出院,住院73天,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40天,堪称仁济团队抗击新冠中的“里程碑”。皋源在微信里一直叫他“陈神奇”。
“陈神奇”的故事有多神奇,就有多坎坷。他此前已气管插管,皋源全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盯”着他,严密观察各项体征。
而转变总在一瞬间。2月13日,患者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情况危急,专家讨论后决定,立即上ECMO!过程并不艰难,但后续的日子一波三折。
老陈遇到了不少危险关卡,他把书上有的、没有的并发症,统统经历了一遍。“我们也真正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呕心沥血’!”皋源说,几次被救回后,老陈的情况总算稳定下来,彻底脱离了危险,和家人得以团圆。
“出于院感要求,他出院那天我们都没有给他送行。但是,出院后老陈经常给我们发他康复的视频。除此之外,还有家属反反复复的感谢。”在医学观察的日子,看老陈的视频成了皋源每日的功课。每每闲聊,他仍旧要感叹老陈是有多么“神奇”,只有经历过才知道造化是多么“弄人”,也感叹苍天最终是多么“眷顾”他!
老陈是幸运的,当恢复意识后,他的记忆还停留在过年前,随着逐步康复,听新闻他才知道,“党和政府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控制住疫情,又是付出多大的代价才救回了我这一条命!”
每个被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危重患者,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皋源还记得另一个患者,3月27日从轻症病房转来。从自己能够拿筷子吃饭到肺部渗出加速、氧合指数急剧恶化,再发展到需要无创辅助通气,只有短短2天。
“他正在经历‘细胞因子风暴’的摧残。”皋源说,生命如同一叶扁舟,倾覆便在旦夕之间。短短14小时里,患者就接连接受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ECMO抢救。
回想起那一个不平静的夜晚,皋源仍意难平:“这也许是患者留给我们的唯一一次抢救机会!但新冠病毒根本不会留给我们观察治疗效果的时间。”好在,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他的生命体征逐步稳定下来。
“每个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症状都不一样,而且变化很快。”他总结,救治成功的秘诀之一,是“没日没夜地守,眼都不眨地盯”。每人每天至少进舱3次,每天总计时间超过8小时,在团队成员轮流守护下,患者克服了一道道难关,最终顺利撤离ECMO和CRRT。
在医学隔离期,皋源认真梳理了自己和团队的这段经历。他说,患者处于疾病的不同时期,需求是不同的。在最危重的时期,要求医生具备的是重症医学的专业知识、果断的决策和先进的治疗技术。在康复期中,患者意识恢复,随着重症核心支持手段逐步撤离,对亲情的需求、对陪伴的需求逐步上升,这个时期我们就会请专业的康复团队和心理团队介入。“很感谢我的团队,大家通力合作,我们从‘忐忑不安’‘摸着石头过河’到后期‘处乱不惊’,可以说,在A3度过了‘波澜壮阔’的75天,这段日子也必将影响我们一生!”
图说:瑞金医院瞿洪平团队合影留念 来源/瑞金医院提供
2、瑞金医院瞿洪平团队
最棘手的新冠肺炎危重病例,常伴有两个因素:老年、患有基础疾病。患者张先生60多岁,罹患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还发生过脑梗,这其中每一种疾病,都可能给他带来致命的打击。要命的是,他还“全包”了。他住院期间危情不断,这对于拥有丰富经验的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瞿洪平来说,可谓意料之中——这类患者通常一开始就不被看好。
但这里是战场,任务只有一个:抢救生命!瞿洪平2月10日接到通知后带队奔赴“战场”,2月11日进舱,“我将我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交给患者。”他在A3入了党,也度过了自己的生日。
持续进行抗病毒、抗细菌治疗,提高免疫力、提供营养支持……瞿洪平说,重症医学科占据救治危重患者的主导作用,是救治成功的有力保障。无创机械通气不见效果,立即气管插管,尝试其它可能的支持手段。同时,注意器官维护,过程很艰难,尽快把生命体征稳定下来。
与死神抢人的过程中,尖兵们并不缺勇气与智慧。当气管插管仍不能提供足够的呼吸支持,瞿洪平团队又果断为张先生实施ECMO治疗,22天后,张先生顺利脱离ECMO,后续顺利脱机,如今已转入专科病房进一步治疗慢性疾病和康复诊疗中。
瞿洪平在A3奋战了67天。这里是抗击新冠疫情“前线中的前线”,对他来说,责任和压力都不小。“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然而,疫情来势猛、尚无特效药,重重险阻摆我们面前。”瞿洪平说。
尽管带来了自己熟悉的团队,但医生护士每过一段时间都要轮休,“杂交组团”的模式并不利于对危重症患者治疗的连续性和保障救治效率。许多医生主动放弃出舱继续留守,他团队里的护理骨干杜颖与他商量后决果断定,推迟回家的日期,留下来当特殊时期的“巡班”护士。
每天,杜颖要跟随医生查房,有新进来的护士,她还要负责把患者的情况事无巨细介绍一遍,抓住重要医疗护理环节。当护士们忙碌的时候,哪里缺人就顶在哪里……为了血肉同胞,杜颖待了54个日夜,刷新了护士不间断进舱的最长纪录。
令他们难忘的患者,是上了47天ECMO的武汉人老童。他和“陈神奇”携手出院,上ECMO天数如此之长却依然能保持很高的生活质量,令人惊叹。“老童顺利出院,当然与团队的紧密配合、精准治疗分不开,但我们也在患者身上看到了顽强的意志力。”瞿洪平说,老童最近一次的随访复查显示,他肺部吸收明显,生活质量已和同龄人相当,这令团队十分高兴。
5月2日,瞿洪平结束医学观察撤离公卫,一如他来时的“低调”,回家时也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用4个词总结了自己在A3的这段日子——协作、专业、坚守、尊重。五支队伍是气势如虹的大战队;对于每家医院的团队来说,又是精准善战的小分队。“这么大的一场硬仗,靠一个人、一个团队是打不下来的。不同的团队取长补短,不同的专业配合协作,只有建立联合作战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优势,拿出专业技术,给生命最强的守护。”
瞿洪平谈到了坚守和尊重的意义。他认为,这些患者的生命脆弱无常,可以找出许多理由来解释“死亡”,但最后的成功却只有一个理由——不放弃!重症医生一开始要控制大局,尽全力挽救生命,随后就是需要耐力,一些患者慢慢“熬”,熬到生命有了转机。
至于尊重,属于医学人文的范畴,重症患者有着比普通患者更多的生理不适和心理不良情绪,瞿洪平强调,医生不仅要救命,更要关注患者的身体感受、情感需求、生活目标,努力帮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
图说:李颖川和同事成功救治一名65岁的女性危重症患者 来源/市六院提供
3、市六医院李颖川团队
市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颖川2013年曾参与过H7N9人感染禽流感患者的救治,但初次被召唤来到新冠肺炎患者的ICU,仍然不太适应。他说,对于新发传染病,最难的是认清新冠病毒,摸清病情发作的“套路”。很多常规的治疗办法都不给力,但以往的经验也不是完全没用。
进来的第一天,他就接手了一位65岁的女性危重症患者,一周前插管了,生命屡次拉响警报,李颖川接班当晚,患者血氧饱和度数值又跌到了60多,心率突然减慢。“第一天来就要送走患者吗?”李颖川来不及发怔,马上投入生命保卫战。
重症医学科医生要胆大心细,对患者的情况要摸透,考虑治疗分几步走,出现什么问题分别采取什么措施,而不是等出了问题再手忙脚乱应对,那就会显得很被动。此刻,平时操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一开始怀疑这个患者可能有些气道方面的问题,她的胸部剧烈起伏,肢体也在不断抽搐。情况非常紧急,但我们仔细评估发现,这并不是气道问题所致。”李颖川说,进一步了解患者情况后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有着10年精神分裂症疾病史的患者,需长期服药,但新冠疫情打破了她的常规服药方案,导致癫痫发作。后来,李颖川为她调整了用药方案,再也没发生过什么突发情况。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此后,她的呼吸功能逐渐好转,拔除了气管导管,可以自由呼吸了!她微笑着,伸出右手拇指做出“赞”的手势。
回望那段疲于奔命的至暗时光,李颖川说,平时的诊治水平受到新环境的极大制约,加上对这个新疾病完全没有认知,每天都很艰难。每一步操作如履薄冰,但都为了一个目标:让危重症患者避免加重病情,通过综合治疗尽快好转。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采取最尖端的技术如ECMO,而是通过早期干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让患者避免走到这一步。
“人体就像是精密的仪器,现在躺着的重症患者,和所有的治疗仪器组成了一个大方阵,医生所要做的就是让主机恢复改善。”李颖川说,训练有素的队伍很快就进入状态,开始为患者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进展,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水平在提高,不再被患者的表面现象迷惑,而是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李颖川说,在密闭的舱里58天,每天都是生死时速,对重症医学科医生来说,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但这也是可以快速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更难能可贵的是,几个团队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并肩作战,不断鼓励,也培养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李颖川特别提到,除重症天团以外,来自各家医院的ECMO小分队、呼吸治疗小分队、血液净化小分队的加入,也让医生们形成合力,让综合治疗变为现实。
出舱后,李颖川也思索了许多,包括成功,包括死亡。他说,自己曾接手了一位66岁、ECMO支持2周多的极危重患者,经过团队殚精竭虑、精心救治,在肺部病情有所好转开始恢复时,突然发生大家最不希望出现也是最棘手的ECMO治疗并发症——严重出血,位置又十分刁钻,专家组连夜请来了沪上最顶尖的相关外科专家会诊,经历不眠不休的10余小时与死神的搏斗,但最终回天乏术,患者还是走了。
回过头来复盘这名患者的治疗经历,李颖川感到很惋惜,“很多人以为我们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死亡,所以看到患者死亡无所谓。其实不是,医生也是人,只是必须要面对。在这场战斗中我们不仅要救治患者,更要体现人文关怀。我们在床旁为逝去患者举行告别仪式,并拍摄视频,发给同样备受煎熬的家属,希望给家属一个最后的安慰。
图说:市一医院俞康龙团队 来源/市一院提供
4、市一医院俞康龙团队
李颖川主任所说的这个病例,也让“五大天团”的其他人印象深刻。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俞康龙团队曾负责救治过她。
俞康龙团队的谢晖医生告诉记者,这位患者是武汉来沪探亲,把新冠肺炎传染给了上海的亲戚,为此她陷入深深的自责中,特别抗拒治疗。因为她的肺部功能非常差,呼吸机治疗效果不佳,团队便为她上了ECMO,全力支持三周,但肺部功能依然没有恢复的迹象。
这位患者的女儿是武汉的一名护士,为了减轻患者内心的负罪感,团队与她的女儿联系,让她发来一些音频,鼓励治疗。虽然大部分时间,这位患者都处于无意识状态,但团队依然在她耳边不断播放亲人的声音,希望能激发她的求生欲望。
遗憾的是,虽然经过了种种努力,这名患者的状态依然不好,就在市一团队撤离病房后,患者先后交给了市六、仁济团队,但还是辞世而去。
“在ICU,有时不得不面对离别。我们无法沉湎悲伤,只有继续朝前走。但你用心去对待一个患者,就会有亲人的感觉。”谢晖对此感受深切。后来,患者的女儿还给医生发来了一段感谢的音频。谢晖说,在隔离病区中,不像平时那样每天能够面对面跟家属沟通病情,但是,这些家属们始终对上海医生无条件信任,这种信任成为了大家强大的精神支柱,支撑着大家迎难而上,争取最好的临床结局。
幸而,有更多患者在精心治疗下逐渐好转,由危重转为重症,由重症转为轻症。谢晖还说起了一名80多岁的患者老黄,曾一度在死亡线上挣扎,市一团队接手后,其病情已经好转。“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从呼吸机上下来。”谢晖说,由于长期接受呼吸机支持,老黄在心理上已经十分依赖,生怕下机后自己无法自主呼吸。团队为了帮助他克服恐惧,一直陪他聊天,给他鼓励,最后他成功脱机,转入普通病房,他的康复速度也超过了大家的预期。
谢晖和同事们抵达公卫中心时,俞康龙主任早就为他们先行“探路”了,他要做的只是做好防护,心无杂念地抢救患者。危重患者病情随时可能变化,虽然有排班轮休,但下班后大家依旧牵挂着病房。俞康龙一直有失眠的毛病,到了公卫后,因为病房里随时都可能有事,他休息不好,失眠就更严重了。为了保持精力,俞康龙常常要靠安眠药保证睡眠。除了安眠药之外,他的常用药包里,还必备着止痛药,腰伤发作时,这是他的救命稻草...... “俞康龙说,每一个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不仅仅是任务,更是医生的天职。”
图说:王胜医生和团队成员在讨论救治方案 来源/市十院提供
5、市十医院王胜团队
市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胜是“五大天团”中最早到公卫中心的,他最初的身份是新冠肺炎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组长是张文宏。王胜决定要带团队进舱,是因为一个25岁的患者情况突变,生命危在旦夕。同时,他也不断呼吁,让危重患者由专门的重症学科专业医生来负责治疗。此后不久,“五大天团”迅速入驻,便有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对于其他科的医生来说,他们有心杀敌,但手上的武器恐怕不够。重症医学的最大优势,一是维护生命的手段比较齐全,另一方面,ICU医生们的全局观比较强。”王胜说,患者25岁,很年轻,大家都想要救活他。他因太肥胖,其实已不符合上ECMO的指征,但大家还是决定最后一搏。最初,这位患者也比较争气,ECMO撤机后一度好转,但后来病情反复,二次上ECMO后,虽用尽一切手段,仍没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
2月底撤离病房后,每念及此,王胜便难过不已,长久沉默。“这位患者是1月份的早期病例,应该说大家当时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和处理手段,都还不够。”王胜说,如果时间能够倒退,有些患者也许是能抢救回来的,这都是用生命积累的经验,但生命并没有“如果”。而这残酷的现实本来也就是医学发展的常态: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在反复的验证中成功。
百转千回的3个多月里,上海的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危重症比例也不断降低,危重患者的生命防线牢牢筑起,不仅挽回了更多的生命,也为后来“上海方案”的出台、全国甚至全球的临床救治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正如王胜所说,他们对新冠肺炎临床救治的反思和探索从未停歇,而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也不会中断。平凡而无畏的白衣战士,深知每个生命的重量与意义。
图说:在A3救治境外输入病例的接力棒已交给了市公卫中心的ECMO专家、呼吸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锋和团队 来源/公卫中心提供
截至目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A3病房的本地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已清零,境外输入的病例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在A3救治境外输入病例的接力棒已交给了市公卫中心的ECMO专家、呼吸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锋和团队。新冠肺炎疫情伊始,李锋就带领团队入驻应急病房,配合五大天团救治患者,他在舱内时间已超过90天。随着五大天团陆续挥别曾经的战场,李锋团队将带着他们留下的宝贵救治经验继续坚守,直至迎来彻底胜利。
首席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