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荣出生在松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学都没有读完就结束了学业,在生产队里放牛、赶鸭子、捉泥鳅,后经过培训,担任了村大队的赤脚医生。1973年,吴胜荣入伍,第一年就入了党,1977年退役后,回到了松江,先后到镇武装部、当时的松江电视台工作过,也曾在外资企业工作过。1997年,吴胜荣创办了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胜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
图说:大胜公司董事长吴胜荣。岳诚 摄
【一次“偶遇”开启“大胜”之路】
目光坚毅、腰板笔直,尽管退役多年,吴胜荣在举手投足间总还保留着军人的气质。回忆起当年创办大胜公司的经历,吴胜荣笑着说:“碰触我这个念头的,是在广交会上的一次‘偶遇’。”
一次在广交会现场,吴胜荣看到老外拿着一个防尘口罩,当时,中国在防尘口罩方面处于空白期,吴胜荣觉得这是一个机遇,他从老外那拿了一个样品,回到家后开始思考该如何制作,并在市场上寻找原材料,亲自开模、打样、设计制造的小机器,最终研制成功。“越是空白,越意味着蕴含无限商机,市场上没有的东西就要去大胆尝试。”吴胜荣说道。正是凭借这样的勇气与韧劲,吴胜荣开启了他的“大胜”之路。
2000年,公司成功完成大胜口罩欧洲的CE认证,大胜口罩正式踏上国际舞台。至今已开发了130多种口罩品种,获得68个国家专利,230多张国际认证,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大胜牌”口罩获评“中国民族振兴品牌”。
【国货之“光”闪耀在抗疫战场】
走进大胜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安静、秩序,恒温的作业环境中,工人们都在埋头工作,几乎没有交谈,一片岁月静好。“在几个月前,这里的工人两班倒,机器24小时不停歇,大家都铆足了劲头,最大负荷生产,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吴胜荣说,“今年1月21日,新闻通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一听情况可能严重了。”疫情一来,一定会造成口罩等防护用品的短缺。公司的产品此前是100%出口,此时,库存也已全部清零,工厂刚刚放假,工人都回老家了,怎么办?
图说:吴胜荣介绍口罩的类型。赵菊玲 摄
“我当天立即召集公司保安、驾驶员、保洁员等后勤人员,再加上车间主任和机械工程师等共10余人,开动了5条生产线紧急投入生产,连续拼了两个通宵,备好了12万只防疫口罩。”吴胜荣回忆道。那一阵子,每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他说:“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快点,再快点,疫情十万火急,车间同样是战场,我必须冲锋陷阵。”在上海口罩企业中,大胜公司是复工最早、响应最快的一家。另外,吴胜荣还果断暂停了所有产品的出口,全力满足国内需求。同时承若公司生产的口罩绝对不涨一分钱!吴胜荣用行动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疫情期间,大胜公司更接到了钟南山院士出资购买2000只N95口罩捐给加拿大机构的订单。了解情况后,吴胜荣当即表示“我们不卖,必须捐赠”,并加班加点,第二天完成订单并发货。
吴胜荣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疫情控制持续向好,如今出口海外的订单已恢复日常供货,公司在持续开足马力,满足全球市场对口罩的需求。
【向着世界口罩大王的目标努力奋斗】
当记者问及“企业未来如何传承”时,吴胜荣这样说道:“我的初衷是把大胜公司打造成‘百年老店’,打造成经得住国际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风浪的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目前,公司的传承接班已圆满完成。老厂房的扩建即将完工,4万5千平米的现代化新厂房也将开建。未来,公司要向着成为中国的3M、世界的口罩大王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见习记者 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