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感冒”可能是抑郁症!国家卫健委发布方案加强防治-LMLPHP

9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从筛查、预防到治疗,给出了一套综合的解决方案。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抑郁症,这个过去“不可多说”的毛病,如今在国家层面有了防治方案。抑郁症筛查,无论纳入学生体检,还是纳入常规孕检,都体现了国家对精神健康的关注,也体现了有关部门贯彻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

孕产妇、学生都要筛查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估计,全球约有3.22亿名抑郁症患者,我国抑郁症患者约有4680万人,并呈逐年上升态势,同时伴随低龄化趋势。“方案”提出总体目标,到2022年,在试点地区初步形成全民关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参与抑郁症防治工作的社会氛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年复发率降低30%。

针对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等重点人群,方案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中学、高等院校均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抑郁症防治知识应作为孕妇学校必备的科普宣教内容,提高孕产妇及家属防治意识。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流程中,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或社工进行孕期和产后抑郁的筛查追踪。

同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每年为辖区老年人开展精神健康筛查,对于经心理测评有抑郁情绪的老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及时转诊。

抑郁症需早诊早治,持续干预

“情绪感冒”可能是抑郁症!国家卫健委发布方案加强防治-LMLPHP

图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采访对象供图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抑郁症发病率也居高不下。早在2003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抑郁症病房,现改为心境障碍科病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俊教授表示,抑郁症是慢性、复发性的疾病,每次发病,尤其在急性期,都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有退行性器质性变化,如病程越长复发次数越多,患者的海马体越小。

如何区分是普通的情绪感冒还是抑郁症?陈俊教授说,若患者感到心情低落,兴趣和精力减退,仿佛在失控的边缘无法再承受压力,这就是明显的情绪不良。而抑郁症有两条核心症状,即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情绪低落与兴趣减退的状态。诊断维度还包括患者的躯体症状、认知的改变、严重程度、病情持续时间(一般需达到2周以上)。

对于抑郁症,也提倡早诊早治。当患者出现功能减退时,若是掉以轻心,反而会让疾病进展。情绪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而抑郁症是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利事件,更易患抑郁症。“面对无法改变的压力和环境,只能改变自己以提高承受压力的能力。”陈俊教授说,对于青少年群体、职业人群来说,平时要规律生活,多与人交流,培养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发泄办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抑郁症高发的孕产妇、老年人群体来说,除了自我调节情绪以外,家人也应多关心和陪伴,以便于早发现问题早干预。对患者来说,更好地了解什么是抑郁症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同时减少与病症有关的耻辱感,可以更好地促进其痊愈。

 “健康上海行动”关注心理健康

作为我国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的“第一方案”,去年8月出台的《健康上海行动》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针对抑郁等常见心理障碍,促进市民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干预和康复。至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至20%和30%,抑郁症治疗率分别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和30%。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与上海阳光公益基金会携手启动“阳光心灵”公益项目,计划开展“七个一”行动:举办一场“520抑郁症患者关爱日”主题活动;推广一套情绪自测的专业工具;开展一轮社区全科医生抑郁症筛查的专题培训;举办一场抗郁公益演唱会;拍摄一部关于抑郁症的宣传短片;开设一个抑郁症主题微信公众号专栏;组织一系列有关抑郁症的线下活动,包括科普、义诊、患者沙龙等。目前,该项目已得到市健康促进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几十家单位和机构共同响应,将整合资源,共同探索建立“全人群、多部门、综合化”的社会干预机制,提升市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首席记者 左妍

09-13 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