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建国70周年阅兵式上的15式轻型坦克(资料图)陈炅玮 摄(下同)
9月11日,以“中国坦克设计师摇篮”著称的北京理工大学突然传出不幸的消息,因积劳成疾,该校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著名车用发动机专家刘福水同志因病去世,享年57岁。如果再仔细探究他的成就,就会发现他生前担任过国产15式轻型坦克的发动机总设计师,而该坦克目前已是西藏军区某合成旅的“铁拳”,在作战演习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方面享有威名,其特色标志就是“黑豹”。
公开资料显示,刘福水担任过北理工前身北京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内燃机教研室教师及室主任
,后又担任北理工车辆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主管科研,尤其在国防军工领域,主持重大项目和重点预研项目,尽管没有具体介绍,但从措辞看,显然与我军地面突击兵器相关。众所周知,装甲战车传统三大性能——机动力、防护力和火力,往往存在牵制关系,即如果动力不够,那么再厚的装甲和再大的火炮也装不上去,而“心脏病”常常是坦克总设计师的噩梦。曾几何时,中国坦克受柴油机动力限制颇大,最典型的是经典59式中型坦克在50年代问世后,差不多30年徘徊在500千瓦的水平,历次改进升级提高,都因动力提升幅度小而成效不大,从69式、79式再到88B,中国坦克真正到第三代的99式,才因“动力跨越”才比肩世界先进水平。
同样的情况在轻型坦克方面表现尤甚,公开资料显示,21世纪初,鉴于西南方向高原山地缺乏适合的装甲突击兵器,尤其重装坦克油料消耗大、通行条件约束多的弊端,必须发展轻量化主战坦克,与常规主战坦克搭配使用,在山区、沙漠甚至城市等地形作战,这意味着它的总体设计(包括防护、火力)是按照主战坦克概念实施的,但具体作战上,要突出机动力优先,快速占位,先敌制胜。在这一基础上,以刘福水为代表的中国军用车辆动力设计师们依托国内日益成熟的科研生产能力,着力攻关高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研发,实现了15式坦克“小体格、大马力、强火力”的目标。根据现有材料,刘福水曾主持研究过高原地区柴油机机油流动损失仿真与试验研究,这是极具针对性的,实践证明,海拔4000米的高原山地中,气压比平原低50%,气压下降导致混和气含氧量少,燃烧不完全,结果燃料消耗增加,普通柴油机功率会下降30%,牵引力减少1/8到1/7,坡度超过24度就难以通过,但从15式坦克演习训练的画面看,它的机动力和在平原没什么区别,特别是画面显示15式坦克全功率爬坡时没有冒出浓烈的黑烟,表明经过技术手段使得燃料得以充分燃烧,热功效大大提高,而且央视军事节目还提到15式坦克发动机启动“和轿车差不多轻松”,显见刘福水等科研人员的付出是多么有价值。
如今斯人已逝,但15式坦克业已形成战斗力,在西部边疆维护国家主权、震慑外来挑衅上显示出强大威力。“铁甲黑豹”所卷起的滚滚征尘,是对刘福水教授最大的追思与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