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交室内乐”品牌名称重新启用后的首场演出,今晚,上海交响乐团的“北极星”四重奏和他的朋友们尽情展示他们的真性情,带观众改重回巴洛克时代。其中下半场两部协奏曲,是由维瓦尔第的双小提琴协奏曲改编为长笛和小提琴的协奏曲。改编作品一共有六部,在国内极少上演,此次所演奏的两部乐谱也是特意从国外购回。

“上交室内乐”归来!今晚,跟着“北极星”重回“巴洛克”-LMLPHP

图说:“北极星”四重奏 官方图

“上交室内乐”的前世今生

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档案室里,珍藏着一本极有年代感的笔记本,黑色硬壳封面上写着“上海交响乐团、业务汇报记录、一九七八年起”三行字,里面用蓝色钢笔手写记录了自1978年起上海交响乐团乐手们举办的多场室内乐音乐会演出的时间、地点、曲目等信息,在这一份份具有历史价值的“极简节目单”下方,均有一个字迹飞扬的签名:黄贻钧。

当时的乐团团长黄贻钧为训练乐手合奏能力,创办了这种“业务汇报”式的室内乐演出形式。想必黄老先生也没有料到,这个本来对内的业务训练研讨演出,会延续40年,并经乐迷口口相传,成长为一个具有深厚城市记忆的品牌。

“上交室内乐”归来!今晚,跟着“北极星”重回“巴洛克”-LMLPHP

图说:1984年“上交室内乐”的节目单 资料图

从最初的“打游击”到之后“转战”锦江饭店、静安宾馆,再到驻扎湖南路演奏厅,最终上交室内乐在馄饨皮定居。这些辗转变迁不仅仅是演出地点的变化,也是“上交室内乐”的成长记录。黄蒙拉、孙颖迪、宋思衡、唐韵、王之炅等一批青年演奏家年少时都曾登上“上交室内乐”的舞台,刚上大学的黄蒙拉更是在这里一口气拉完了代表小提琴家最高技术难度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搬至馄饨皮后的“上交室内乐”,改名为“上交之星”,成为上交音乐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2020-21新乐季中,“上交室内乐”名称再度回归,进一步探索主流作曲家的“冷门”作品,也挖掘推广“该识未识”的作曲家遗珠作品,以十二场超强阵容演出续写40年的音乐传奇。就如沪上乐评人杨宁评价上交室内乐的节目策划时所言:“从严明而隐身的管弦乐合奏中展露出自己的趣味和性情来。”

十二场经典音乐会导读

纵观本季12场室内乐的曲目编排,有2场可谓传统的经典重现:贝多芬和舒曼,以及舒曼和鲍罗丁。其中,舒曼的钢琴四重奏和鲍罗丁的第二弦乐四重奏,虽在室内乐史上拥有姓名,实际却也难得一见。勃拉姆斯、雅纳切克和谭盾跨越时空的组合,展现了一个21世纪四重奏团的广阔视野。

要赋予经典作品新的意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曲目编排来让作品产生新的联系,此次“北极星”四重奏的两场演出就是如此。除今晚长笛搭配羽管键琴的组合,他们还会把莫扎特、维瓦尔第和皮亚佐拉并置,创造出新的语境。

“上交室内乐”归来!今晚,跟着“北极星”重回“巴洛克”-LMLPHP

图说:10月29日的第二场演出“管乐怪谈” 官方图

本季12场室内乐中,超过三分之一主打管乐:既有通过两首具有东欧民间风味的现代管乐经典(利盖蒂、雅纳切克)与贝多芬所处的德奥市井传统对峙;也有主打“大管全方位”,乐手们拿出平时不见于交响舞台的看家本领,通过贯穿300年历史的五首气质各异的作品加以展示。题为“管乐怪谈”的演出也很特别,将以颇有学术气质的“玩笑”主题串起“梗王”莫扎特的“管乐错弹”和理查·“神笔马良”·施特劳斯笔下的玩笑人物。

09-14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