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9月15日电(王龙博)在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当日,一系列专题论坛、峰会、比赛同步登场。
在重庆高新区西永微电园,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演讲嘉宾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承办方是一家名为联合微电子中心的企业。
成立仅一年多的联合微电子中心,是重庆市政府联合中国电科共同打造的集成电路新型研发机构,员工以高水平研发人才为主。今年5月,联合微电子中心宣布开始向全球提供硅光芯片流片服务。
梳理2020线上智博会活动目录,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承办方或参与者的子活动并非少数。这些具有市场主体资格的平台载体,为智博会在拓展覆盖面、提升专业度,甚至设置议题上提供更多参考。
“智博会是观察重庆智能产业最重要的窗口。”重庆当地学者表示,在近年来重庆市推动的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一批重点培育和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背后代表的“实验室经济”,正在成为驱动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
所谓“实验室经济”,是指以企业为主导、以实验室为载体的一种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模式。外界普遍认为,“实验室经济”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一种从研发投入到核心技术,再到产业优势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鼓励企业自建、对外引进等方式不断壮大新型研发机构矩阵。以两江新区为例,过去三年来,两江新区通过签约引进的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团队等设立的研发机构类项目达到27个。
智能化的本质是创新。业内人士分析称,对传统科教资源并不丰富的重庆而言,以新型研发机构所代表的“实验室经济”或将成为驱动创新的重要路径。“‘实验室经济’在做大数字经济规模的同时,还能为老工业基地转型注入智慧因子。”
两江协同创新区目前已集聚20多家国内外高校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新华网发
数字经济背后的“研发军团”
铜锣山下,明月湖畔,两江协同创新区正紧张施工。
在这片30平方公里的山水之间,齐聚着20多家国内外高校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新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等科研项目次第展开。
按照规划,预计到2022年,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0个。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重庆数字经济仍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这背后,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助推重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2018年12月注册成立,目标以智能超算平台建设为核心,赋能生命信息科学和产业互联网方向,打造以计算技术为核心的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创新、开放的高端产业技术研发平台。
“目前,研究院除在智能超算、生命信息科学、产业互联网等方面推出相关产品外,还引进和孵化了5家企业,涉及智慧环保、智慧旅游、智慧园区、智慧建筑等多个领域。” 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负责人称。
日前,作为2020线上智博会重要赛事的华为云人工智能大赛举行决赛,十余支队伍在路演环节通过作品展示、专家问答交流等完成比拼。
作为比赛承办方的华为(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2019年智博会期间落户重庆,致力于打造持续输出人工智能核心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
“我们将继续做好人工智能的‘黑土地’、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落地的‘火车头’,推动重庆不断完善数字产业生态。”华为(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规划,重庆将用3年左右时间,围绕制约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大力开展改革创新、试点试验。力争到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达到万亿级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智能化汽车生产线。新华网发
实验室为传统产业注入智慧因子
去年底,华为、恩智浦、特来电、联想、中汽研、清研理工等11家企业及机构与长安新能源在重庆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深耕汽车大数据智能化等领域,共建共创开放的智慧共享平台。
“创新成果会及时应用于长安新能源各车型。”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兼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李伟表示,合作方将力争搭建一个公共创新平台,让研发成果助力整个重庆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重庆在选择引入新型研发机构过程中,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成为重要考量,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疗、高性能计算、军民融合等成为重点方向。
齐全的工业门类、良好的产业基础,也成为新型研发机构青睐重庆的重要原因。以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为例,自设立以来已先后与中船重工开展“船用高速柴油机电控系统工程化应用研究”、与果园港开展“重庆果园移动端APP综合管理平台”、与长安汽车开展的“汽车飞轮减振系统减振特性研究”等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快速投入商业运用。
目前,包括航天科工5G研究院、德国西门子工业物联网创新中心、德国SAP重庆创新中心等以工业为主要方向的研发机构已纷纷落户重庆。
在上述研发机构、实验室助力下,重庆正逐渐从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变身“智造重镇”。截至今年7月,重庆已累计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2200个,建成数字智能工厂67家、数字化车间539家。
“智能制造与制造智能正大幅提升重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