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在中华艺术宫盛大揭幕。不同艺术形式记录并还原了新冠肺炎病毒面前,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勇敢和坚毅。
一个月后,“召唤”主题展闭幕,累计接待观众超过4.7万人次,团队预约近900批次。有抗疫英雄站在自己的画像前哭了很久;有女观众在现场为画布上的医护人员擦拭汗珠,也为自己擦干眼泪。为什么一个展览,可以打动那么多人?
图说:抗疫英雄们与展览作品中的自己合影 记者 郭新洋 摄
生活感染艺术
“我最早在贵州的一个网站上看到一组医护人员戴着护目镜的照片,护目镜上面全是雾珠,什么也看不见。”画家靳文艺说,自己当时就想到以这个照片作为基本素材来进行创作。于是,他不仅周折地联系到照片中的贵州援鄂护士长龙艳,详细询问照片拍摄的始末,还自己买来护目镜在家试戴,“戴上去以后,20分钟就开始起雾了,里面的水雾如果到要能滴下来,至少要三个小时以上。”带着头疼脑涨的体验,也带着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敬意和感动,油画《抗疫天使——2020年2月9日,武汉,晴》完成。
图说:《抗疫天使——2020年2月9日,武汉,晴》的原型贵州援鄂护士长龙艳与画作合影 主办方供图
《解放日报》特派摄影记者赖鑫琳在武汉待了45天,这45天的时间里,他21次穿着防护服、戴护目镜,进入到各种红色污染区进行采访、拍摄,“医护人员护目镜戴那么长时间,然后起雾形成水珠,他们在视力有限的情况下工作。对我来讲拍摄也是这样,我也看不清楚,但我必须得去完成拍摄的任务。我跟他们的感受是一样的,所以我才能把感情放到照片里面。”一张记录方舱关舱前夜的照片《如释重负》累计获得了三亿多次的点击和阅读量。
图说:记录方舱关舱前夜的照片《如释重负》 网络图
英雄榜上有名
“召唤”展览展出以来,青年书法家张丰作的行书长卷六联幅《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是援鄂归来的医护人员现场观展时的“打卡”点,“英雄榜”长四米宽三米,顶天立地,1649位医护人员的名字一一被书写。到场的医务工作者,都会在这幅作品上自发寻找自己的名字。
图说:医护人员在《英雄榜》前合影 主办方供图
张丰几乎以不吃不喝不睡觉的极限状态连续创作了18个小时,“这件作品不算完美,但我一直在追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内在动力来支撑自己一气呵成,把这样一件作品写出来,我想是英雄们的精神激励着我。”昨天下午,张丰向上海市卫健委捐赠了这幅沉甸甸的书法巨作《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和荣耀。
李根的油画作品《肩并肩》,同样尺幅很大。“2.2米×1.5米,这样一个作品以往需要两个月,而这次时间仅仅一个月。”李根选取了医生、护士,还有抢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他选取了他们脱下口罩的瞬间,他用画笔定格下他们的无所畏惧和乐观勇敢。
图说:李根的油画作品《肩并肩》 主办方供图
比起“英雄榜”和《肩并肩》,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的漫画《一定要赢——战胜新冠肺炎病毒》算是“小画”。不过寥寥数笔,同样凝聚着画家的精巧构思。“我这幅画采取了招贴画的形式,就是把我们的白衣天使高度浓缩,防护服、护目镜,体量上他比较大,而跟他‘扳手腕’的新冠病毒就显得有点瘦弱,它的背还稍微有点驼。”
图说:郑辛遥《一定要赢——战胜新冠肺炎病毒》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