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人也不好进来,现在每天在步道上走上两圈,再到器材上拉上几下,勿要太惬意哦~”九里亭街道杜巷小区的居民项忠本最近乐开了花,如今,他只要出门5分钟就能步行到小区新改造好的口袋公园里。和他一样,小区里的8000多名居民正在享受着“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带来的便利生活。
“菜园”变花园
一座崭新的玻璃顶休闲长廊被绿树掩映着,长廊前的休闲坪全部铺设了渗水砖;坐在座椅上望去,面前是缓缓流淌着的亭子泾河,不时有水鸟掠过;300米长的健身步道蜿蜒其中,鹅卵石排成的小路与两旁的绿草坪装点着脚下的一方风景,两处健身器材也已安装完毕。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不可进入式绿地,而在更早以前,这里曾经是小区居民们的“菜园子”。
杜巷小区为农民动迁安置小区,2000年初建造, 共有自建房326栋,常住人口约8000人,且老年人和外来租客占了大多数。“洗脚上楼”的居民们曾经一度把家门口的绿地开垦为“农田”,也让小区的环境受到了影响。经过几年的整治,这片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的绿地摇身一变,成为了居民们家门口的“口袋公园”。
杜巷小区居委会书记朱杰告诉小松,这座“口袋公园”从今年6月份开始施工,9月上旬基本竣工。此次改造涉及玻璃长廊、河道护岸、新建步道、景观提升等多个项目,“我们还计划在花园内增设一些石碑作品,以图文的形式向居民介绍 ‘杜巷’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此外,今年还将在小区大门两侧改造两处面积较小的绿地,届时,不用步行太远,居民们都能就近休闲娱乐。
家门口的老年活动室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而杜巷小区的变化,远不止于此。老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就把工作做到哪里。杜巷居民区在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发觉居民对于老年活动室的需求较为迫切。“此前的老年活动室建设滞后、设施设备老化,难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需求。”朱杰说,在具体规划过程当中,街道、社区广泛征集了居民意见,完成了对小区老年活动室的升级改造。
“小伙子,给我把头发剪短点。”“好的,大伯,你坐好了。”新落成的花园对岸,一座房屋内不时传来欢笑声。推开大门,一间间相邻的活动室内,你会看到这样一幅幅景象:老人们坐在棋盘桌边,两两“对决”,“将军!”一位老人笑着说。另一间阅览室内,一位老人正在翻阅当天的报纸,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而在他旁边的几名老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热议着正在播放的剧情。
走廊的尽头是一间志愿服务站,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点到12点,小区里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都可以来这里免费理发。“一天大概都有10来个老人过来理发,”便民服务站里的志愿者告诉小松,除了提供理发服务外,还有针线包、打气筒、便民伞、水电简单维修等便民服务一应俱全,每天这里的“生意”都很好。
杜巷老年活动室去年经过改造后, 如今共有8间活动房间,设有日间休息室、影视室、书画室、健身卫生室等功能场所,配备有休息座椅、空调、电视等服务设施,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照料、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生活需求。
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让居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这里改造后果然不一样,各个功能室功能多,设施很齐全,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没事也可以来这里坐坐,和邻居们聊聊天,真的很开心!”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升级和扩容社区生活圈,让老年居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得。”朱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