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以为过去的一定是过去了,翻篇吧。其实不,过去的往往还躲在现在赖着不走。王朔有句话说得不对:过去被我们扔掉了,再也捡不回来的每一分钟,每一段感情,每一个梦想和每一声叹息。
我举例说明。过去有个画家画了几百幅画,生前怎么都卖不出去,还是他老弟偷偷“帮”他买下一幅;可是死后,这个画家的油画价格节节攀高,一幅《有围栏的麦田和犁田的人》拍卖了5.3亿元,这还不是最高的,另外一幅《加谢医生的肖像》还要高。这个人叫梵高,现在可以叫他“翻高”了。
过去有的人在位时,他书法销路相当好,10万,30万,比著名书法家张森的书法作品还值钱。后来他退休了,有更多时间弄毛笔了,可是他写了书法送人,人家不要。“是送给你,不是卖给你呀!”人家隔手就笃了“干垃圾”里了。
我就纳了闷了,同样的画,同样的书法,差别咋就这么大捏?
有个男人年轻时特别想戴一只罗莱克斯(劳力士)手表,但是工厂里一个月发36块,基本是叫人做大头梦。等他老了,退休了,有钱了,境外旅游了,亲自跑到瑞士的表店,多种款式的劳力士闪闪发光,楚楚动人,他终于可以……不不,年轻时买不起的东西现在不想买了。
过去某个家庭得到命令说家里的一个哥哥(或者一个姐姐)要敲锣打鼓把户口迁到乡下去,一家人抱头痛哭,生离死别似的;后来这个知青哥哥返城了,退休辰光工资有五千,他时常笃悠悠躲到农家乐避暑,打麻将、唱卡拉OK、练越剧唱段、爬竹林、挖竹笋……背地里还悄悄跟乡下人打听:假使在这里买一套房要多少钞票?
有人认为,时间不断提醒人们:过去没有你,将来没有你,只有现在属于你。我怎么觉得过去有你,将来有你,现在也是属于你。我甚至觉得过去是能捡回来的。那个喜欢劳力士的大伯完全可以圆自己年轻时的一个梦,那个务过农的大爷完全可以为灰蒙蒙的过去涂上绚丽的色彩。
过去我们老是问大人:还有什么吃的吗?现在我们老是问妻子:还有什么能吃的吗?就是那种菜叶子上有蛀孔的青菜,就是那种瓜子有白有黑瓜瓤不是血红血红的西瓜,就是那种不是每一粒都发光锃亮的大米……妻子说:科技多少发达,过去的那种没有了。
过去我们写日记是为了记录内心的秘密,日记是给自己看的,爸爸妈妈看了都是“侵犯隐私”;现在我们写日记可以给所有人看,并且也透露些许秘密。
过去我们上客轮,碰到一个陌生人来帮我们提行李,总认为自己是碰到劳动模范杨怀远了;现在我们在高铁站候车,忽然有人来帮我们提行李,总认为是碰到了骗子,或者是要收费的小红帽……
过去是昨天的“将来”,“将来”是明天的过去——老实讲我不是很懂这句话。还是叶圣老的话通俗易懂:过日子要当心现在,仿佛吃甘蔗不要丢了中段。
我觉得有一句成语怎么说怎么对,无论过去现在,并且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就是: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