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主“养收”-LMLPHP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当来到此日,昼夜平分。秋分在白露之后,寒凉之气已经来临,天不再打雷,逐渐变冷,降雨量明显减少,一派“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的景象。进入秋分后,昼短夜长,阴盛阳衰,气候干燥,如果不注重顺时而养,必将得病。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大自然阴阳的变化。秋分乃阴长阳消之时,故要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养生主“养收”。

一、养阴防秋燥

秋属金,与五脏肺相对应。五味中,酸收敛补肺,辛发散泻肺,故秋食宜酸不宜辛。果蔬多酸甘滋阴,可相对多食;葱、姜等辛味之品则应相对减少。秋燥易伤津液,侵犯呼吸道,引起鼻咽干燥、咳嗽、皮肤干裂、大便干结等燥症,可食滋阴润燥之食物,如梨、百合、山药、银耳、藕等,以生津润肺、养阴救燥。

二、适补以度冬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进入秋季即可逐步进补。但许多人往往一味进补,认为所谓的补品都可以一试,这是不可取的。进补是一门学问,乱补伤身。秋先养阴,逐步进补,让脾胃从夏暑的湿热状态逐渐过渡到凉润状态,这样到了冬令进补,才能为人所吸收。其次,没有最好的补物,只有最合适的补物,建议先于中医科就诊,了解自身体质再进补,这样才能补之有效。

三、锻炼强体魄

秋季“养收”,运动宜轻松平缓,选择活动量不是很大的锻炼项目,适当进行一些耐寒和有氧锻炼,如:太极拳、步行、骑行、登山、跳舞等。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以防天寒体弱,百病始生。

四、早睡且添衣

秋分以后,昼短夜长,日落的时间逐渐提前,人们也该顺应变化调整自我的作息时间。将入睡时间提前,睡眠时间相应增长,阳气可以更久地收藏于内,以御天寒。秋分后昼夜温差变大,夜愈深,寒愈重,寒气一旦入侵人体,则易袭肺脏、损伤脾胃、凝滞血脉、僵硬关节。故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添衣物,以免受凉。

推荐几道秋分养生食谱:

1.银耳山药羹

材料:银耳30g,山药100g,白扁豆30g,白糖少许。

做法:白扁豆晒干或烘干,碾末备用,银耳温水泡发后切丝,山药洗净切片,将山药、银耳同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钟,加入白扁豆末,继续煨煮30分钟,煮成羹状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养阴生津。

2.莲子百合煲

材料:莲子、百合各30g,精瘦肉200g。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净,置于凉水锅中烧开。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

3.黄芪鲫鱼汤

材料:鲫鱼250g,黄芪15g,生姜3片,盐、味精适量。

做法:黄芪煮汁去渣,同鲫鱼、姜片共煮至熟烂,加盐、味精等调味。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俞捷 周建华

09-21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