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记者 潘子璇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报告对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网络行为、网络认知、网络交往、网络表达、网络学习、网络素养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报告,对网络流行文化、人工智能技术、网络课程、网络游戏等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热点话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 10岁及以下触网占比78%
课题组对全国7~18岁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显著高于我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10岁。对比2017年和2020年的数据发现,8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增多,表明未成年人网络“原住民”的特征越发明显。伴随网络接入手段日益普及和网络运用便捷程度不断提升,城乡之间未成年人的网络普及率已几乎没有差别,“全民上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的显著标签。
社科院供图
京、沪两地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较全国平均年龄更早
蓝皮书发现,京、沪两地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较全国平均年龄更早,京沪地区的中小学生互联网运用状况虽然和全国基本相似,但在网络学习、搜索信息等主动运用网络能力方面要高于全国水平。以参与网课为例,尽管北京小学生不参加网课的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参与网课学生平均上网课时间更长,在英语和编程科目的学习水平上也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而上海中学生无论参与网课的时间还是比例都高于全国中学生平均水平,每周参与网课八小时以上的比例更是全国水平的近5倍。同时,京沪地区未成年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水平更高。北京小学生在互联网上发言更为谨慎,考虑自身言论对他人影响、隐私保护和设置高安全级别密码的比例也更高。京沪两地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也呈现出一定差异,这也反映出当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未成年人职业期待:明星、游戏玩家占比高
调查显示,在未成年人喜爱的“网红”中排名前20位的可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娱乐明星类;二是网络游戏解说和电竞选手;三是短视频创作红人;四是带货主播。另约有两成人(17.6%)与自己的偶像或明星在网上有过交流。此外,调查显示,在未成年人对未来的职业期待这一问题上,明星(18.0%)、游戏玩家(17.2%)高于科学家(14.6%)、医生(13.3%)、企业家(12.0%)等,网红(9.4%)高于作家(9.0%)、工程师(5.9%),艺术家(18.4%)高于企业家(12.0%)、高级干部(11.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未成年人对娱乐明星、游戏玩家及网红等职业的认可。
超过五成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流行语
蓝皮书调查显示,网络流行文化对未成年人的日常语言和行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累计超过五成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流行语,仅有9.8%的未成年人“从不使用”网络流行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未成年人占大部分。生活中未成年人大约有四成会使用网络语言,五成未成年人学唱网上流行歌曲,近两成未成年人会模仿网络说话的方式。而对网上流行的娱乐活动、网上流行的东西、网络游戏中的人物、网上流行的新玩法等,部分未成年人会模仿或购买。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5.0%)的未成年人表示熟悉一些网络用语。在众多网络用语中,未成年人熟悉程度较高的为娱乐综艺方面用语,如“cp”(36.5%)、“skr”(22.4%);其次为社交方面用语,如“养火花”(17.8%)、“扩列”(17.5%),此外,15.8%的未成年人熟悉源自漫画《七龙珠》的词语“战五渣”。
蓝皮书指出,青少年群体对网络流行文化较为敏感,追新逐潮;网络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言语和行为;青少年群体在网络流行文化热点事件中的参与度高。建议,应该从更宏大的视野认知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的意义,高度关注网络流行文化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呼吁青少年摒弃和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流行文化,警惕网络流行文化背后资本市场等运作造成的青少年及其家庭的矛盾和损失。
超六成小学生认为网课提高了成绩
未成年人使用网课的情况怎么样?网课对未成年人的学习有帮助吗?课题组对全国7~18岁的在校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线学习以37.0%的比例位列未成年人上网目的的第3位,与2017年(13.4%)相比提升显著。这说明近年来在线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已经对未成年人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明显影响。
调查显示, 50.1%的未成年人对网课表示“一般”或“不喜欢”,而对网课表示“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的占43.6%。对网课的喜爱程度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且乡镇学生对网课的喜爱程度也低于城市学生。而在网课的作用上,65.6%的小学生认为网课提高了成绩,与对网课的态度相似,初中生和高中生对网课的作用认同的比例逐渐递减,体现出网课对学生的影响也随着年级的提升而逐渐减弱。
长时间网课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值得关注。调查发现,未成年人主要通过手机上网,占比达到75%以上,而用电脑上网的未成年人仅占14%。按一节网课40分钟计算,大部分学生在疫情期间每天用手机连续听课4~6小时,时间过长,上课效果不太好,且手机屏幕较小,易造成未成年人视力损伤。
未成年人“数字化生存”程度不断提升 网游沉迷、过度依赖等仍然需警惕
蓝皮书指出,当代未成年人“数字化生存”程度不断提升,在享受数字生活带来快乐和便利的同时,一些未成年人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依赖不断加深甚至成瘾,这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引发了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未成年人平均网龄超过6.3年,中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平均年限达到4.87年,最长的达到15年。网络运用时间增多,运动时间随之减少,视力问题愈加严重;便捷的信息服务导致主动思考减少,亲子间沟通不足,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欠缺指导;不良信息、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等网络风险严重危害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网游沉迷等风险仍然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巨大挑战。网游沉迷是家长和舆论长期最为关注的话题,而近些年,短视频、直播等也容易让未成年人过度上网。而这些问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则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表征,也折射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长期以来,“网瘾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标签,给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困扰。多年来,有关各方针对网瘾青少年不断探索矫治纠正方法,但多数收效甚微,有些方式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近几年,作为一种新的视角,社会工作开始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在帮助未成年人摆脱网络依赖、恢复正常生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社会工作超越了传统网瘾矫治方式的局限,通过个体、小组和团队支持等手段,将未成年人、家庭、社区、学校、朋友群体等均纳入其中,以平等、尊重、关怀的方式改善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和态度,从而引导未成年人走出网瘾困扰。
(驻京记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