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特约通讯员 顾武 记者 江跃中)洋溢书香人文味道的海派教育街,可阅读可欣赏的路名文化街,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滨水休闲路……在面积达7.88平方公里的静安区彭浦镇,像这样富有特色的主题道路、背街小巷(街坊道路)超过30条,这是该镇开展“美丽街区”建设取得的成果。
作为距离市中心最近的城镇,彭浦镇经过20多年的城市化建设,已成为住宅楼宇密集、高新科技产业集聚的大型社区。但镇域内大部分道路为生活性街区,道路水平空间以机动车优先为主,缺乏街面绿道、景观设施与社交空间;大部分生活性道路两侧普遍存在裙房商铺风貌杂乱、围墙景观单一、沿街立面缺乏秩序、缺少特色景观和文化元素。为满足辖区居民渴望高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该镇携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对全镇35条道路按照“一街一景”的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景观设计和改造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一大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美丽街区”纷纷建成亮相,成为城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原平路:书香人文教育魅力街区
原平路(灵石路—江场西路)全长1200米,系南北向生活性道路。该路段沿线有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新中高级中学、新和中学、闸北第二中心小学、震旦幼儿园、永和幼儿园等一系列门类齐全的大、中小学和学前教育机构,是沪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教育园区。彭浦镇在“美丽街区”建设中,将该路段打造成书香人文教育街区。
图说:装点一新的原平路沿线。彭浦镇 供图
镇政府根据原平路沿线学校建筑立面及其围墙的色彩多数以红色为主基调的特点,刻意将道路两侧沿街商铺建筑立面和12个住宅小区沿街的建筑立面下半部的颜色装饰成与学校相同的红色,从而使沿线建筑色彩达到和谐统一。同时,建设方还在学校、小区围墙栏杆处,安装一些充满书香人文气息的挂件饰品,并在围墙柱子上安装一些典雅大气的壁灯;还对人行道花坛进行了升级改造,并设置了一些椅子和凳子,供周边小区居民和学生小憩闲聊。
家住永和二村的张惠芬阿姨告诉记者,自从原平路景观改造完成后,她和小区一些中老年居民到菜场、超市购物回家时,经常会在花坛边上的长椅上坐一会儿,边看看道路景色,边聊聊家常,感觉非常舒服。
晋城路·阳城路:可欣赏可阅读路名文化街区
彭浦镇许多生活性道路是依据其他城市地名而命名的,像阳城路、晋城路、高平路、平遥路等。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在“美丽街区”景观设计时,选取了一些较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名称道路及可利用空间,通过增设壁画、墙绘、雕塑、艺术照明设施等,打造可阅读可欣赏的路名文化景观,其中晋城路519号、阳城路20号文化景墙设计最典型。
晋城路519号景墙位于晋城路北侧,近高平路口,过去是一段老旧的小区围墙,还侵占了部分街道空间,墙身的裂缝也存在安全隐患。该景墙设计改造结合晋城文化遗产展示,打造成名为“晋城遗韵”的路名文化景墙。在空间上,景墙向小区方向后退,还空间于街道,同时保证西侧一层连廊与街道空间贯通; 在设计上,采用新中式风格,融入砖墙拼花、书法字体、文化图案等传统元素。
图说:以路名城市的文化符号“阳城双塔”为元素打造的阳城路景观墙。彭浦镇 供图
而阳城路20号位于阳城路东段北侧,近原平路与阳城路路口,曾经是一段未经粉刷的围墙,砖墙表面还有雨垢, 专家团队通过适地性改造和反消极设计,以路名城市的文化符号“阳城双塔”为元素,在保留砖墙结构基础上,融入梵高抽象星空的艺术手法,创新使用卵石立砌的方式,勾勒出变幻的星空与双塔轮廓,形成一幅中西融合,地域特色鲜明的可阅读、可欣赏的现代拼贴式街道文化景墙景观。
彭越浦路:市井墙绘闪耀滨水空间
彭越浦河畔的彭越浦路(灵石路至汶水路)原先是一条乡间烂泥小路。近几年,经过彭浦镇政府和静安区水政管理部门联合治理、改造,水体环境好了,河岸还建起了高品质的绿化带、坐椅、路灯和栏杆,路面也铺成了柏油路。但彭越浦河广中西路以北至灵石路段滨水带,围墙表面剥落残旧,是一处环境品质相对较低的公共通道。镇政府在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师生联合在彭越浦路沿河围墙上绘制750米长的故事墙绘作品。这个主题为《海上浮生记》的墙绘作品,色彩以蓝、黑、白三色为主基调,以超现实、浪漫主义的手法营造了一个水乡大都市的市井生活故事。
图说:反映水乡大都市市井生活故事的墙绘。彭浦镇 供图
“现在河岸景色实在太美了!”现年73岁的广中苑小区居民舒宝荣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生活在彭越浦附近。过去因为河水黑臭,光线暗淡,又是烂泥路,旁边围墙也破旧不堪,整条道路十分冷清、破败。现在水清岸绿景美了,每天早晨、黄昏来这里观景、跑步、休闲的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