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新型消费发展迎重磅支持政策。国务院办公厅21日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五个方面部署18条举措,提出经过三至五年努力,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显著提高,“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趋于成熟。

《意见》从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进行部署,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社会服务在线对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大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此外,《意见》强化财政支持,要求各级财政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按照市场化方式支持新型消费发展,促进相关综合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进一步对新型消费领域企业优化税收征管措施,更好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分析指出,今年以来,尽管消费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较大影响,成为经济复苏薄弱环节,但新型消费在疫情中逆势快速发展,也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

9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带动新型消费的措施,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

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于9月15日召开视频会议,提出要顺势而为培育壮大抗疫中涌现出来的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激发新兴领域的发展活力。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围绕进一步挖掘新型消费潜力,接下来将从“扩容提质”和“优化环境”两个方面发力,进一步创新无接触消费模式,推广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诊疗等服务,促进健身、旅游等线上线下融合,支持实体商业发展线上业务;同时不断完善促进新型消费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包括完善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制定完善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型消费的税收、金融、社保、就业等政策。

此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会议明确,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商务部日前启动“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其中,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成为重要内容。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疫情催动下,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网上服务,以及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社交零售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逆势上扬,释放出巨大潜能,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新场景、供应链整合和渠道营销创新带来的新模式新服务,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力量,企业转型和发展拥有了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大的市场空间。

地方也在积极部署,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要发力点。例如,8月4日印发的《四川省培育发展新消费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加快建设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型信息产品供给。深圳也提出,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消费发展,为深圳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基础。

朱克力表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科技和消费创新的驱动器,以5G网络、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本身就对应了新型信息消费市场。同时,新型消费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绿色智能化产品为重要依托,5G、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上有效聚合了互联网技术、数据、算法、算力等新要素,既为新型消费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基础,也为开拓消费创新空间和提升新消费体验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让新型消费扩容提质更有依托与保障。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型消费的发展不仅能够从需求端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通过拉动最终消费带动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从供给端发力,通过网络数字技术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从而实现供需匹配,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释放内需潜力。

“新型消费不仅包括基于新业态新模式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还包括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变化的新消费环境和消费政策。”关利欣认为,围绕进一步促进新型消费发展,一方面,需要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创新,消除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增强经济恢复性增长动力,更好地释放内需;另一方面,需要完善适应新型消费发展的政策和治理规则,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健全用户权益保护、产品追溯、算法审查等机制,营造安心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

朱克力建议,下一步要以新消费和新基建为两翼,以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构筑以新基础设施为运行基础、新生产要素为内在源泉、新市场主体为有生力量、新协作方式为组织形态、新治理体系为长效支撑的新经济生态系统,为中国经济保持定力并开启新发展格局保驾护航。

09-22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