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知名的小园林即将开放,它是陈从周的作品-LMLPHP

图说:深藏于龙华寺内的小园林  官方图 下同

中国当代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大师陈从周修过的古典园林遍布江南,沪上尤以豫园为众人所周知,而深藏于龙华寺内的一处由陈从周设计建造的小园林,却知之者甚少。随着国内疫情的日渐向好,这座无名小园林四十余年来的首次修缮工程也接近了尾声,据悉,今后此处将在每一个节假日、双休日,向市民免费开放,在喧闹的城市中,不必远行,人们又多了一处可观可赏的山水之境。

老石材新铺路

这座无名小园林位于龙华古塔的东面,绕过有陈从周题字的门廊,推开低矮的柴扉,蓦然发现其中别有洞天。虽占地只有200多平方米,三面都被其他建筑所困,园内却芳草茵茵、奇石异峰、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无不具备。太湖石倚靠着墙体层层叠起,清水自山洞中泊泊而出。一汪池塘中央冒出的青石顶上,停着三只刚从冬眠中苏醒的乌龟,毫无芥蒂地仰头呼吸春天的气息。耳畔鸟鸣声声,泉水叮咚,午后的阳光透过岸边几株秀竹,把斑驳的树影投映在水面。

这个不知名的小园林即将开放,它是陈从周的作品-LMLPHP

图说:停留在池塘中央青石上的乌龟

参与此次园林修缮的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庞飞告诉记者,自己接手这个任务时,就是从修复园中的小径开始着手,因为是原有基础上的调整,所以难度比较大,他最初接手时,小径已有不少坍塌之处,几乎看不见了路。现在,细心者会察觉,此处的小径并非由常见的鹅卵石铺就,而是一块块形状错落不一的古石构件。庞飞说,这些巨石都来自于龙华院内已有的老物件石材,根据现场情况因势利导,遵循自然变化,最后引人入胜,若不经意,实至经意之极,与陈从周当初建园时本来意境相契合,具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诗书境界。以岸边一块切面倾斜度极为明显的石板为例,若用于别处,似一块废料,而铺于岸边的小径上,却宛若天成,石板在靠墙处窄一些,靠水岸之处放宽,自带外向的趋势。弯下腰来,记者还在石板上发现了前人凿出的不知名的花纹凸起,经过了时间的打磨,线条轻浅圆润,自有一番古韵。

百岁松新迎客

此番修缮园林,院落内还新添了三十棵百年古松,三十棵古松加起来的年龄几乎达到了五千岁。

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松树都是“标配”,难得的是三十棵百年松树,每一棵都似有画意,宛若从宋画中迎出。站在树下,恍若在欣赏宋画。树有曲势,得势则生生不息,神态自助。

这个不知名的小园林即将开放,它是陈从周的作品-LMLPHP

图说:园林内景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古松经过近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蓬勃向上的姿态,不由令人联想到中国人民经历过疫情之后仍然奋发向上的精神。而“古木名刹”四个字又是一个特殊的艺术概念,唤起人们心中对于悠远意境,山高水长的图景想象,实现“都市山林”的梦想。

正蹲在地上为古松修葺挡土墙的陆师傅介绍,每一面墙,他都以相同的青砖,铺就了不同的纹样。

据观察,庭院内的松树以姿态见长,龙飞凤舞,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而山门处的松树伟岸挺拔,张开双臂,仿佛正准备着迎接市民的到来。

05-10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