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在小区打造红色议事厅 真如镇街道供图
老旧小区综合修缮“三旧”换“三新”项目正在进行中,居民们都在关心“三旧”到底会换成什么样的“三新”?不少居民还产生了这样的困惑:资金、时间都投入下去了,为什么有些小区有了“高科技” 加持,有了不输新小区的设计理念,有了“高大上”的情怀,大家却“并不领情”,甚至“无感”?怎样做才能真正走进大家的心?
针对这些问题,普陀区真如镇街道在综合修缮中充分整合资源,引导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在小区打造红色议事厅,收集民意,面对面协商议事,使居民得以进行睦邻交流,有更多获得感。
更时尚并不意味着更实用
人口多、老龄化程度高、道路狭窄、停车位少、绿化散乱不规整,楼距间隔狭窄、墙体剥落、晾晒难、水管锈蚀渗漏、电线老化、老人孩子缺少活动空间……这些问题几乎已成为老小区“通病”的“标配”,清涧六居民区也不例外。
今年,清涧六居民区的综合改造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居民们都很期待,不时会到居委会打听情况。“书记,我们小区会改造成啥样?”经过前期工作,在负责综合修缮的设计师提出的方案中,有不少“高大上”的设计,如地桩式路灯,模块式集中晾嗮……老旧小区将变得更时尚了。
在清涧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铭心中,一个7万平方米、1300户、四成老年居民的的老旧小区,“安全与实用”“体现功能性、解决问题”,是摆在第一位的需求。
八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燕萍表示,对老旧小区来说,综合修缮的设计,还需要符合人们的日常心理。“比如模块式晾晒架,下面是座位,上面连着晾衣架,天晴时谁愿意头顶着棉被坐着聊天?雨天不晾晒了,可也不会有人冒雨出来坐着呀!”这样一来,这些理念势必会变成居民心目中的“鸡肋”。
此外,修建残疾人通道,是“综合修缮”体现人文关怀的重点,但居民们坦言,类似的便民工程,以前也进行过,在有些场地开阔的地方,确实解决轮椅进出的难题,但在老旧小区,转弯空间有限,居民的轮椅车被卡住,进退两难的现象常常发生。类似这样的“好事”,能否在综合修缮里有新的思路,将好事办到位,更是居民所盼。
综合改造应有前瞻性生长性
如今,“海绵城市”的概念深入人心,不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也建议,小区是不是也能够通过一个“海绵+”的形式,让综合改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生长性。
“比如小区场地有限,能否一个场地多种服务,在多功能设计上下工夫,达到分时段充分利用?”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同样也是居民关注的大事。去年3月启动加装电梯的清涧二小区 53 号楼,目前正在施工,俨然成为小区里的“网红楼”。施工时就有不少人前来打探, “我们楼能不能也安装电梯啊?”
虽然有很多“利好”政策加持,但居民楼加装电梯的难度依然不小,首先要挖“电梯井”,移走地下的煤气、上下水管道等,需要资金和时间。在清涧二居民区“综合修缮”征询意见时,5栋呼声高且住户意见较一致的居民提出,“综合修缮”时,在这5栋楼前一并开挖地下空间、完成管道移位,提前为电梯“预留位置”,为日后加装电梯工程打下资金和时间上的有利基础。
对此,清涧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阮玮认为,类似的改造,若能在“综合修缮”中做到预判断、巧安排、带带过,就能为加装电梯尽量创造有利条件,让居民期盼的电梯来得更早点。
居民议事厅聊聊小事敞心扉
真西一居民区有 7 个自然小区,这次综合修缮是一个“迷你”小区——新驰苑,两幢高层,有288户,千余名居民。这个小区基础建设相对较完善,小区车棚早已是智能化的了,2017 年进行雨污水改造工程的时,已将停车布局基本完工。
因此,此次综合修缮,除了对大门处、门卫室进行一些标准化建设、将车道进行人车分流、对墙面及小区微型花园进行微修饰,更是将重点落在了“鲜花”计划上,将高层的一楼大厅打造成议事厅,让小区能有一个居民商量事情的地方,便于居民开展“自治共治”,进行睦邻交流。让真西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建霞感到骄傲的是,真西一不少自然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我是从来不管的”,为啥?通过居民“议事厅”,小事聊聊,打开心扉,大事解决起来也方便了,居民们对居委会也就没有隔阂了,大家有事直接说,甚至直接就解决掉了。
社区版记者 傅佩文 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