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沪鄂医护“云”端共庆母亲节-LMLPHP

图说:上海、武汉两地医护连线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对每一个人来说,母亲节都是特别的,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悄然蔓延的2020年。5月10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携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以“‘医’心抗疫,乐与同行”为主题,通过两地线上连线,直播系列活动等方式,表达了上海、武汉两地医务工作者对天下母亲的祝福、对生命的感恩和对未来的希望。

十天像十年一样漫长,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

“感恩”是母亲节的第一主题。回望自己成为母亲的分娩之路,武汉的“新冠妈妈”珊珊感慨“值得用疼痛来记忆的,只有生命。”

1月27日,继公婆和丈夫相继发烧后,孕37+5周的珊珊也开始低烧,经过检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原先的产检医院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珊珊无法入住诊疗。“1月28日,是我确诊的第二天,公公和丈夫持续高烧39度,上午在家打针,下午晚上跑各个发热医院。终于,在志愿者和社区人员的帮助下,我联系上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科主任李家福。他们顶着压力接收了我,及时的分娩使得我和孩子母婴平安。”

医护的压力从何而来?“我知道,那个时候医院里已经有医务工作者感染了新冠肺炎。那天,我躺在手术台上,打麻醉的时候,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的麻醉师轻声地对我说‘别动哦,我全身都是汗,护目镜返潮,我有些看不太清了……’”“我知道,他们的工作时间是连轴转,他们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我施行了剖宫产手术。”

1月29日晚,珊珊的女儿平安健康诞生,核酸检测阴性。1月30日,珊珊开始在发热隔离病房接受治疗,住院的8天里,没有家人的照顾,珊珊的产后休养和疾病治疗全靠中南医院的医护人员,从吃饭洗漱到下床上厕所。“我特别记得产科郭娟娟医生,在产后我行动不方便的时候,她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每天专门从产科到隔离病房来看我,从伤口护理到乳腺疏通,她的耐心、和善、医术都是对我的恩情。”一场疫情,一生的时间都无法淡忘,珊珊告诉大家,她的女儿取名恩恩。

跨越千里,沪鄂医护“云”端共庆母亲节-LMLPHP

图说:武汉连线现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党委书记张元珍介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女性,在疫情面前,她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放下了自己的安危;为了“大家”,放下“小家”。女性在这场战疫中,不仅是逆行的英雄,更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中坚力量。

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则保障着申城一方的母婴安全。直播现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科主任李家福教授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儿部指导程海东教授针对疫情期间的孕产妇安全管理进行了连线对话。

医患助力,给肿瘤患者一个做妈妈的机会

28岁的小董从2019年10月开始时常感到下腹胀痛,和许多受疫情影响的湖北人一样,她一直没有去医院检查。直到3月份,在医院进行超声检查时发现右卵巢里长了一个约10公分的包块。“我还没有结婚,我想保留住我的子宫和卵巢,我想做一个妈妈。”

在今天这个母亲节,人还在湖北的小董在线上收到了来自上海的一份鼓励:通过现场视频连线,三年前历尽坎坷才荣升宝妈的凌凌分享了自己从怀孕到确诊合并肿瘤再到顺利升级成为妈妈的悲喜之路,用自己亲身经历为她打气:“我想把我从妈妈那里学到的乐观心态传递给她,陪伴她渡过这段最难的时刻,给她希望。”

正是小董的期盼,让凌凌回忆起了自己成为母亲的日子,每一帧画面都深深刻在她的脑海中。如今,怀抱着三岁的儿子,凌凌告诉大家 “2017年,我被诊断为妊娠合并宫颈癌,我的妈妈陪着我辗转了许多医院,医生大都建议终止妊娠,切除子宫,然后进行抗肿瘤治疗。但这样就意味着我将永远无法再生育自己的孩子,那时我只有32岁,怀孕13周。我想要留下这个孩子,想成为一名母亲。”

当时,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团队针对凌凌的个体情况结合国际上循证医学证据,联合医院多部门制定了“切癌肿、保胎儿”、“边化疗、边随访”的诊疗方案。前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联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线上为小董进行了远程的MDT多学科会诊。两院的近20位顶级专家以共同讨论的方式,为小董制定了既可以规范化治疗肿瘤的方案,又能够实现个性化保留生育功能的目标。

通讯员 李敏 记者 左妍

05-10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