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大肉有的几乎一筷未动,整盘倒掉不打包……“新华视点”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各地把制止餐饮浪费作为纠治“四风”的重要内容,但个别单位、国企人员继续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有一些藏匿于高级食堂、私密会所、农家乐等场所。

新民快评丨严查公务接待中的铺张浪费-LMLPHP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反对与制止餐饮浪费,已是社会风尚。“舌尖上的浪费”,于公于私,都应避免。尤其是公务接待,更应杜绝浪费、严禁铺张,一方面是为了节约公帑、防止腐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社会上起到表率作用。上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即印发工作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节约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立足职能职责精准监督、创新监督,狠刹奢侈浪费歪风。

新华社记者暗访发现,在某市一中高档餐厅的包间楼层,一些家庭聚会所消费多为家常菜,而且基本都能“光盘”;一些商务、公务接待饭局,均消费金额数目大,且浪费严重。一些公务接待饭局之所以明知吃不完也要往价贵量大的方向点菜,一是为了讲排场、显“诚意”,二是因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还可以“工作需要”为名头。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等,视情节轻重予以党纪处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关于公务接待的标准和规定陆续出台,通过制度画下红线,公款吃喝现象大为减少。不过,公务接待中的不规范和挥霍浪费并没有完全绝迹,一些巧立名目、想尽办法违规吃喝者的存在,也说明监督力度一日不能放松,制度完善应始终处于进行时。

据中纪委发布的数据,今年以来,截至7月底,全国已处理违规公款吃喝问题人员5000余人。从今年1至7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数据看,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吃喝三类问题排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前三位。反对浪费,对社会公众主要是倡导,但对公务接待,则应通过“硬”制度严格约束,对违规者应无一例外严肃查处。“舌尖上的节约”,要在公务接待中贯彻到底。

纪玉/文

09-24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