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封面 官方图 下同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周恩来与邓颖超曾隐蔽在浦江饭店。一个多月时间里如何与特务周旋?我开玩笑,终于有机会写一部谍战小说了。”作家滕肖澜为创作“红色足迹”第二辑《暗夜里的星星之火》中的《浦江饭店》时,虚构了一个门童的形象,并在与编辑的沟通交流中,不断完善。“如何让写作更严谨,这次创作经历的实践与思考,对日后不同门类的创作都有裨益。”
昨天下午在上海作协大厅举行的“红色足迹”(第二辑)《暗夜里的星星之火》发布会暨“红色足迹”(第三辑)、“红色起点”(第二季)创作动员会上,知名作家和业界新锐,对自己在这个项目中的写作谈了体会。
2016年起,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作协邀请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创作长篇报告文学《起点》,同时组织一批中青年作家,创作一系列“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红色起点”文学系列入选近日发布的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目前已出版《白纸红字》《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拍摄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上海早晨——上海大学在1920年代》《新渔阳里六号》等六部作品,总计50余万字。
图说:《暗夜里的星星之火》封面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表示,通过“红色起点”、“红色足迹”两个项目的推进,锻炼了组织创作能力,凝聚了一批老中青作家和网络作家。《暗夜里的星星之火》包含71篇上海革命遗址小故事,撰写这些故事的作家中,有孙颙、叶辛等知名作家,也有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小白及血红、三盅、君天等网络作家和一批90后新锐作家。
“自己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题材,开始有些忐忑,寻找资料、追本溯源的过程,也是自我积累沉淀的过程。”参与两辑“红色足迹”创作的网络作家府天说,过去网络小说题材多是玄幻、传奇,看上去“不接地气”,如今,网络小说中的现实题材越来越多,反映了网络作家群体的创作趋向。
同样是网络作家的君天,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如果不深入挖掘城市里的红色遗迹,他对这些地方也知之甚少。“有些故事必须通过专业人员去挖掘,才能介绍给别人,因为上海是改造流动性特别大的城市,很多老的故事,老的遗迹,连住在那的人都不知道,这些工作必须有人做。经过这次采访之后,越来越觉得我们做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图说:四川中路420号-440号:中共江苏省委交通处旧址
参与创作的过程中,作家简平不仅写出了精彩的故事,也为保护上海革命遗址遗迹出了份力。为写好中共江苏省委交通处的故事,他实地采访和勘察,却没有找到四川中路418号。翻阅党史资料后,他发现四川中路420号-440号这幢大楼就是中共江苏省委交通处旧址,该大楼与有关史料中对建筑的描述完全吻合。他透露,四川中路418号“中共江苏省委交通处总处旧址”的铭牌,有望于近期挂上。“除了写作,还做成了一件事——踏勘和落实了上海一处红色遗址。”
据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创联室主任薛舒介绍,“红色足迹”第三辑已确定选题,作家们将进入采访、采风和创作阶段,预计2021年3月完稿,并在6月出版。“红色起点”第二季部分作品已完成初稿,其他选题正在准备中。
“红色足迹”第一辑、第二辑和“红色起点”第一季作品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表示,好的作品好的书应该达到最大传播的有效性。上海人民出版社与阿基米德合作上线有声电子书“重温红色历史,书写时代华章”专辑,通过专业主播对这套丛书的演播,让“四史”不仅可读还能听;与静安区文旅局合作,邀请丛书作者开展“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直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