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6天的2020年上海旅游节闭幕不落幕 精彩不散场-LMLPHP

图说:市民游客代表共同启动2020年上海旅游节开幕暨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开街 记者 周馨 摄

今晚,一年一度的“人民大众的节日”——2020年上海旅游节将顺利闭幕。防疫进入常态化,上海旅游节紧扣新体验、新空间、新模式,积极布局文旅经济新增长点,带领更多市民游客共享“欢乐与美好”。

捕捉Z时代文旅消费新需求

“和‘70后’、‘80后’哥哥姐姐们不同的是,我们不喜欢做旅游攻略,喜欢‘现在就出发’,把明天的问题留给明天。”“90后”导游徐天铭工作6年,为5436位游客提供过服务,发现Z世代愿意投入较多的文化娱乐消费,喜欢探索、追求新鲜感和自由感。

Z世代指的是1995年后出生的人群,已成为当下文旅消费的先锋。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90后”“00后”出游人数占比超过50%。在上海旅游节期间举行的国内文旅直采交易会上,嘉宾就“如何和Z时代玩在一起?”“Z时代喜欢什么样的体验?”等热门话题,各抒己见。

捕捉Z时代文旅消费新需求,今年,上海旅游节首次推出青春旅游体验活动,发布第一批15条专门为青年开发的旅游线路,为Z时代打造有个性、更多元的旅行新体验。这些线路中,有梧桐树下的读梦幽思,有“声”临其境的二次元旅途,将文旅场馆、游乐设施、体验课程等结合在一起。比如“魔都云中行”的线路,有专业防护的340米空中刺激漫步、有沉浸式感受历史文物盛宴的观复博物馆、有体验未来云上数字生活的支付宝生活馆。

拓展“公园+”等文旅融合发展新空间

9月25日上午9时30分,游客张璇在长兴岛郊野公园1号门,登上开往江南造船厂的旅游巴士,这也是国内第一条生态工业旅游线路。游客走进江南造船厂、参观造船展示馆,了解中国船舶制造的历史。

为稻草人设计服装、搭配饰品,一个个田间的艺术品应运而生……嘉北郊野公园稻草文化节昨日拉开序幕,在稻田里,有人为稻草雕塑设计服装,有人和8米高的神农稻草雕塑合影留念。据悉,公园内每个区域的稻草雕塑各具特色,有海洋、农田、丰收等主题。

旅游节期间,上海7家郊野公园首次联合推出“美好上海·花园生活”主题系列体验活动,并推出各具区域特色的体验活动。“公园是一个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载体,也是文旅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空间。”上海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民教授指出,各大公园因地制宜,结合区域文化,推出系列体验活动,不仅能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又可以吸引更多异地游客。

防疫期间,户外游、郊野游持续升温。上海旅游节挖掘的“公园+”系列体验活动,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一大新业态,有望带动更多企业参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积极性。

为期16天的2020年上海旅游节闭幕不落幕 精彩不散场-LMLPHP

图说:市民游客携家带口来逛全新的南京东路

构建“线上游+线下贴”新模式

9月初,位于上海大厦的上海旅游直播间正式启用,相继推出“阅读上海”“旅游节活动云直播”“长三角文旅云推介”等活动,成为推介上海文化旅游资源、服务长三角的旅游推介平台。

今年,上海旅游节还第一次设立“云旅游”平台,带领网友在云端漫游上海;在抖音APP上发起了上海旅游节官方话题,邀请市民游客分享眼中关于上海的美景、美食、美物;官方抖音账号第一时间发布各种上海旅游节的活动信息;“游上海”平台则提供景区门票预约、酒店住宿、网红美食等智慧文旅服务。

市民游客不仅可以体验“线上云游”乐园,还能享受“线下补贴”实惠。上海旅游节期间,携程、驴妈妈、百度、美团点评等在线平台相继推出独家福利、66折优惠新玩法、现金补贴等优惠。

这一新模式将在线直播、线上购物、精品线路以及优惠福利等便民利民活动汇集一处,市民游客足不出户即可收获旅游节的精彩,有望助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释放消费活力。

树立区域文旅发展的新范本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举办了30年的上海旅游节,今年,首次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举办,并分别在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温州市和安徽省黄山市设立分会场。

旅游节期间,南通市分会场设立野生动物园花车巡演等活动,温州分会场推出自驾旅游文化节,黄山市分会场则举办非遗夜市等活动,让更多长三角居民了解上海旅游节,拥抱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上海旅游节借助旅游节庆活动平台,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内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全国树立了一个范本。”何建民表示,防疫进入常态化,人们文旅休闲以短途游为主。上海旅游节通过节庆活动带动“三省一市”居民流动,带动资金流动,进一步提升旅游节的影响半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成为防疫期间文旅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增长点。

09-27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