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听众,谁使用中国的微信,居然哗哗举起一片手臂,目测至少有六成。为记录这一意外的发现,我只得请听众帮忙,再举一次手,让我拍照留存。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民间热衷东方的中国茶、丝绸、瓷器和皇家园林,现在轮到腾讯的微信。”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新著、由学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牛津笔记》的第一页,就昭示这本书的视角在于东西方文化的混杂性。
图说:《牛津笔记》 官方图
昨天下午,在申报馆THE PRESS二楼的新书发布会上,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上海人民出版社特约编辑陈季冰、侧耳团队等嘉宾,纷纷就这本书、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和生活,展开了讨论。
《牛津笔记》以日记体的方式结构全篇,从2017年4月17日起,至2017年6月24日,每篇日记配备了一幅作者张力奋在牛津拍摄的黑白照片。作者用直白的文字和珍贵的黑白影像记录了其在牛津大学客座一学期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书中,作者谈时局,谈生活,谈典故,谈童年,表达了对西方知识领域的思考和对人文价值的关怀。可以说,本书是他对时事、人文、历史和生活的洞见,是英式essay与中式小品的曼妙结合。
打开《牛津笔记》,映入眼帘的是画家韩辛所绘的《力奋骑行在牛津》的画面,令人想起现代诗人卞之琳的那首著名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图说:《牛津笔记》作者张力奋 官方图
作者张力奋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留校任教,曾任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副主编、FT中文网创刊总编辑、《FT睿》杂志创刊总编辑、英国广播公司资深记者、新闻主编。因此,《牛津笔记》是一部讲述英伦制度文明的笔记体著作,张力奋集记者敏锐的洞察力与作家丰富的感受力于一身,在节制、内敛的语调下,跌宕起伏的世界风云,况味良多的个人遭际,构成一部真实可信的个体当代史。从内容上来看,本书涉及政治、经济、家庭、教育、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编织成一本绚丽的留英小百科全书;从行文结构上来看,70余篇日记独立成篇且互相呼应;从语言风格上来看,作者善用短句,文风简洁明快、平实流畅,笔意温婉俊逸、汪洋恣肆。
“不同于其他笔记体著作,力奋的《牛津笔记》为我们带来了久违的陌生化体验,他的语言仿佛汪洋大海中漂浮的浮冰,是碎片化的,同时又是温情的、娓娓道来的,通过阅读他的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可爱的灵魂和宏阔的视野。”陈季冰说,“力奋跟我说写书的时候,写完一段要重新念一遍,有很多人跟我说,这本书的文字非常好。我相信这就是这种传统的写作或者说已经失落了的写作带来的巨大的优点。”
有评论认为,张力奋笔下的牛津,着眼于内心世界,媲美蒋彝《牛津画记》。区别在于,蒋彝用画,张力奋用摄影。
名人交往,一路风景,中西方教育制度的碰撞,为读者构筑了一场“牛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