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蓝马甲”与聋人患者沟通 采访对象供图
每逢周五下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门诊三楼的“义工之家”总是很“热闹”。不过,这里没有喧哗,人们通过舞动的手指彼此交流。穿着蓝马甲的志愿者会将一张张彩色的、写上科室的卡片分配给每一位聋人患者,并一对一全程陪同他们就诊。这群“蓝马甲”有着一个温暖的名字,叫“助聋团队”。
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是国际聋人日。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约2780万人的生活被按下“静音键”,听力残疾人占全国残疾人的30%以上。记者从东方医院获悉,开设“无声有爱”助聋门诊8年来,近2100人次的助聋志愿者参与、累计服务时间超过8500小时,近万名门诊、住院聋人通过助聋门诊得到个性化、有效的便捷服务。许多困扰聋人多年的顽疾通过“助聋门诊”绿色就医通道得以治愈和缓解。除了上海本地的聋人外,杭州、南京甚至北京、福建、深圳等地的聋人也赶来就诊。
助聋志愿者持证上岗
“2012年9月,东方医院成立了全国首个助聋门诊,设立在每周五的下午,团队由医务社工、医护人员、手语翻译、助聋志愿者组成。”东方医院社工部医务社工沈宜君介绍,“助聋团队的人员都经过手语培训,属于持证上岗。目前有18位助聋志愿者,平均年龄55岁左右。”
边海桢是助聋门诊的翻译之一。他成长于一个特别的家庭,父母都是聋人。从小,他和兄弟姐妹就是父母连接社会的沟通桥梁。“由于听不见、讲不清,许多聋人生病就基本处于小病忍、大病扛的状态,不到迫不得已不到医院看病。”聋人看病难,他深有感触,从懂事开始,他就经常被父母的聋人朋友拜托带着看病。“然而,聋人因为听觉障碍,性格多疑而敏感,看病是件大事,带素昧平生的聋人看病,我也担心‘好心办坏事’。”一开始,边海桢只是因为不忍拒绝当时在市聋协当翻译的姐姐的提议,勉强一试。不曾想,这一试就试了8年。
每周五中午准时出现在医院门诊三楼的义工之家,已经成为边海桢放在心上的习惯,“心里总会有一根弦,记得其他事情不能安排在周五。而每周五下午的助聋门诊结束,总会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图说:助聋团队交流手语沟通 采访对象供图
小别重逢的感动
今年上半年,“助聋门诊”曾因为疫情原因暂停过一阵子。6月5日下午,东方医院“无声有爱”助聋门诊按下“复工键”。
“好久不见!”当84岁的张奶奶再见到老朋友——脊柱外科医生周炜的时候,用手语激动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的左膝酸痛,数年间歇性不适,因年纪较大,一直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差不多每个月都会要找周医生开药,这次因为疫情原因,药用完已有许久,她一直惦记着助聋门诊何时恢复。当助聋志愿者通知她助聋门诊恢复开放,她立马兴匆匆地来了。
相同的情况还发生在朱老伯身上。朱老伯心脏出现胸闷的情况已近持续好几个月了,在情绪激动时还会出现胸口刺痛的感觉。在东方医院助聋门诊复工后,他在“蓝马甲”的陪同下抽血、做心脏超声……由于病情需要,医生建议朱老伯住院进一步检查。但疫情期间住院手续要比平时繁琐许多,每位患者都需要做核酸检测。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志愿者一边用手语安抚朱老伯,一边陪来回奔波完善各项检查,待到将朱老伯送到病房,联系好家属,与医护人员做好交代,早已过下班的时间。
最关键的是沟通
这个九月,“无声有爱”助聋门诊迎来8岁生日,生日礼物是医院医疗专家以党员志愿者的身份在门诊大厅开展面向聋人的大型健康义诊。“助聋门诊的坚持里有许多人的努力,但最关键的是沟通。”上海市聋人协会主席洪泽打着手语说。
医务社工沈宜君有一本厚厚的记录册,登记着8年来每一位来就诊的聋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就诊情况。每周五中午12点时30分,沈宜君都会和助聋团队成员一起,早早来到三楼的义工之家,开始整理下午助聋门诊需要用到的材料。医院还为手语翻译、助聋志愿者、聋人患者,制作了不同标示的胸牌,一目了然。“患者的就诊胸牌,是我们考虑再三,最终选择用笑脸代表。”
口腔科医生潘汀是聋人患者中的“大红人”。每周五下午,他都会因为给聋人看病而加一会班。潘汀告诉记者,普通患者遇到来就诊的聋人,都很理解和配合,主动让他们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