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天拜读夜光杯《十日谈》栏目“惜食如金”系列文章,为作者们爱惜一米一饭的行为深深感动,生动的文字也触动了我几近一个甲子的岁月里,与粮食甜酸苦辣的般般情愫,于是有了这篇小文。
我是一名资深老饕,从追寻菜品色香味进化到钻研食物根与魂、调与搭。
小时候家里穷,奶奶对我们孙辈儿说:“人一生吃的东西有数的。”这么说是不让我们浪费,可小时候哪有浪费这么奢侈的事儿啊。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走着走着就从两米多高的田埂上栽进水田里,饿晕倒了。
我们家从来不倒剩菜剩饭,自从九十年代开始,但凡外出吃饭,剩菜、点心,我都要带回家。一开始众人大多看着我,齐刷刷不说话,余光里我感觉大家的眼神不大对劲儿,自己有些不好意思。
后来,到了上海,一是自己经验老到了,再者大家包容性多了。菜一上桌,我就起个话题:浪费不好,于是便有长幼男女跟着附和。酒足饭饱、话意酽浓,桌上残云歇倦、红绿尚丰的时候,打包还是不打包就成为了必选题。“你看,这一桌子!”“是啊!主人太客气了,这么多山珍海味的。”“打包!”年长的嫂子发话。我赶紧行动,凉菜热菜分开,荤素分开,红肉白肉分开,尽量打干的,汤汤水水不要。
包打好了,我很知趣,问:“这个谁带上?”“这个糟鱼,加个煎蛋,明早红汤面!”“白斩鸡,明天中午小老酒。”最后没人要的,我悉数带回家,绝对不浪费。打包,吃不完的带回家,是美德,不是家里穷。我小时候挨过饿,所以我骨子里觉得浪费粮食、浪费食物,是可耻的事情,这与你有没有钱没关系,而是你“再有钱也没有这个权利”。见不得浪费,所以近年来出去吃饭越来越少了,因为看见餐馆里、婚宴上,还是山珍海味积如危磐,我知道:东家也是一边心流血,一边装门面,不易!
正如“十日谈”编者按中所言:“一蔬一果一粒粮,皆来之不易。节俭不吝啬,‘抠门’不丢面,节约是美德。”金秋之际,我和朋友们每年一度的阳澄湖大闸蟹聚会又将登场。以往每年公筷公勺搛菜舀汤,若有剩余,土鸡汤是我和嫂子打包的保留节目;余下的大闸蟹,姜家姑娘、黄家女儿一人一半;香辣螺蛳、水晶牛肉、太湖白米虾……不论多少,全都带回家。今年,我琢磨着是不是在保证吃饱、吃好的前提下,再少点一些,争取“光盘”,不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