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是骗子钟爱的群体。警方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16-24岁的青年群体受骗案件多发,犯罪方式涉及青年群体交友、购物、兼职、助学金、考试、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
图说: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聊天记录。警方供图
经大数据分析,本市电信网络诈骗得手的案件中,青年群体被害人在刷单类诈骗案中占35%左右,在贷款类诈骗案中占26%左右,在冒充购物客服类诈骗案占25%左右。对此,上海警方采取多项措施,全力减少电信网络诈骗对青年群体造成危害。
图说:发布会现场。警方供图
上海警方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庄莉强警官透露,截至8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33.8%,查冻涉案资金2.6亿余元,审核返还涉案资金3540余万元。近年来危害较大的假冒公检法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大幅下降34.4%、60.6%。
今年3月,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沪西高校派出所接到一位女大学生陈某报案:2020年初,她通过网络游戏结识一名男性网友并互加微信,聊天过程中,男子以家庭困难等理由先后向陈某借款6000元人民币,但随后这名男子电话不接,微信不回,从此杳无音信。
上海警方调查后发现,这名男子聊天时的言辞有很强的欺骗性,很可能手握“剧本”,是专门在网上交友骗钱的嫌疑人。经循线追踪,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郭某,并掌握了他的身份信息和居住地。今年4月9日,在四川警方协助下,专案组在成都市崇州市一小区内将郭某抓获。
犯罪嫌疑人郭某今年22岁,没有固定工作,通过交友软件结识被害人陈某后,将自己伪装成坐拥豪车豪宅的富二代,同时在软件中频繁赠予陈某虚拟礼物,以此博取好感、拉近距离。获取被害人信任后,又谎称因父亲迷恋赌博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以自己需要交纳房租、生病需要医治、家属重病需要买机票回家看望等一系列理由,先后多次让被害人通过微信向其转账。
警方发现,郭某资金账户内还有其他多名女性向他转款的记录,回访后发现这些女性被骗的套路均与陈某一样。目前,犯罪嫌疑人郭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反诈意识和能力,上海警方已联合市教委等部门制作《大学生反诈必修课》网络课程,并深入高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反诈宣讲,筑牢高校反诈阵地,同时通过成立“上海高校反诈联盟”,整合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建立长效机制,共同为上海高校筑起反诈“防火墙”。
同时,通过精准防范、最快止付、尽多挽损等方式,对接报被骗3小时内的警情,跨前启动止付查冻措施。据统计,9月以来已成功止付金额600余万元。
首席记者 潘高峰
相关链接>>针对青年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
一、贷款类诈骗。犯罪嫌疑人伪装成贷款公司业务员使用短信、电话、社交软件搭识被害人。诱骗被害人点击虚假贷款App、登陆假冒贷款网站或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给被害人“借款合同”,编造贷款需先支付所谓的“贷款包装费”“还款能力核实”等理由,要求被害人先支付首月还款本金及利息等为由,诱骗被害人向犯罪嫌疑人账户转款或通过第三方软件支付骗取钱款。
二、网络购物、冒充客服类诈骗。近期,各网络平台打折、优惠活动频繁,这也给网购、冒充客服类诈骗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主要作案手法包括以价格便宜的商品为诱饵,待当事人购买后就将对方拉黑,或者冒充客服以商品异常要求退货为由发送虚假链接或二维码,在不知不觉中将被害人银行卡中的钱款转走。在诈骗过程中还出现了要求被害人开通支付宝分期、花呗等情况,以加大诈骗金额。
三、兼职刷信誉诈骗。此类案件诈骗手段多样,利用年轻人希望通过网上赚取快钱的心理,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发布兼职信息。手段一:被害人主动添加犯罪嫌疑人为好友,在赢取被害人的信任以后,犯罪嫌疑人会要求被害人在不同的电商平台内拍下指定商品刷单,然后以“系统故障”“刷单延时”等理由要求被害人反复多次刷单,后被害人申请退款没有回应遂知被骗。手段二:犯罪嫌疑人要求被害人登陆正规的电商平台,要求被害人选中商品至“购物车”但不要付费,诱骗被害人通过第三方软件扫码或点击链接支付,并用“需要完成不同任务才能退还本金”为由诱骗其不停支付。
警方提醒:1、贷款前先去了解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贷款诈骗的防范意识,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2、申请贷款时,需到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查看其营业执照,降低贷款的风险。
3、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群等形式的贷款广告。
4、谨慎使用个人的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到贷款平台。
5、绝大多数退、赔款都是从被害人支付的账户中原路返回,无需被害人在其他社交软件中操作,更不会求被害人通过扫码、点击链接、提供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方式进行退、赔款。
6、找兼职工作时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机构找工作,或者到正规单位应聘。
7、网上兼职时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过来的链接,不要在链接的页面上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号、支付宝账号以及密码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