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你是不是也在朋友圈里晒了蓝天白云?空气质量指数(AQI)已经连续4天达优啦,PM2.5数值只有15微克/立方米,沁人心脾的好空气着实让大家心情舒爽。申城的整体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河道慢慢变清。蓝天白云碧水净土,申城环境的稳步改善我们实实在在看得到,感受得到。
“十三五”期间,上海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转型发展初见成效,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图说:高颜值水晶天点缀申城天际线。杨建正 摄
四大攻坚战,污染防治阶段性成效杠杠滴
蓝天保卫战——上海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燃煤电厂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全市实现无分散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燃烧改造;累计完成工业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治理2752家;不断提升油品和新车标准,实现三油并轨;不断推进老旧车辆淘汰和扩大限行,累计淘汰黄标车33.4万辆、老旧车辆21余万辆;加大新能源车的推广,累计推广超过35万辆,总规模继续处于全球城市前列;划定并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高排放禁用区,上海港率先实施船舶低排放控制措施,船舶进入长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核心港口必须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积极推进内河LNG船舶应用,在航空、水运、码头等领域开展技术节能改造。
碧水保卫战——全面完成水源保护区排污口调整;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按照“全覆盖、水岸同治”的治水思路,落实河湖长制,实施“一河一策”,2018年底全市3158条段河道实现全面消除黑臭,2019年全市4.8万条段河道中劣V类水体比例降至7.8%,2020年上半年降至3%以内。
净土保卫战——建立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桃浦等重点区域土壤修复试点有序推进。
垃圾分类攻坚战——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处置,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已建成回收网点近1.5万个、中转站170个,可回收物回收量达7000吨/日,湿垃圾分出量达1万吨/日。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方面,全面完成“五违四必”重点区域整治任务,“五违”问题集中成片区域基本消除;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图说:智能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厢房。杨建正 摄
生活垃圾资源化达2.5万吨/日,重大环境基础设施能力提升
除了四大攻坚战胜利完成,“十三五”期间,上海重大环境基础设施能力水平也是持续提升。
全市完成31座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和17座污水厂新扩建工程,净增污水处理规模64.7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6.3%,全力推进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和污水厂大气污染物治理,完成10个污泥处理项目,污水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完成1728个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462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完成雨污混接点改造约1.8万个。实施38.2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4%。
“一主多点”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约2.5万吨/日,生活垃圾填埋能力达到约1.5万吨/日,全程分类体系设施不断完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91.45万吨/年。大力推进郊区林地和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外环生态专项工程全面建成,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基本贯通开放,7个郊野公园先后建成开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4平方米,累计完成造林3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7.56%。
图说:虹口滨江的草坪上,市民正在扯铃子。孙中钦 摄
去年309天空气优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口、经济、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的同时,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生态环境部核定,全市2019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39.7%、16.1%、45.0%和20.1%,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给本市的“十三五”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
大气环境主要指标呈改善趋势,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较基准年2015年下降30%;去年申城AQI优良率为84.7%,较2015年上升9个百分点。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稳定改善,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87.3%,较2015年提高2.7倍;优III类断面占比48.3%,较2015年的14.3%提高近2.4倍;劣Ⅴ类断面占1.1%,较2015年的56.4%大幅下降。
图片来源:市生态环境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