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佛教摩崖造像可以追溯至汉代,在南北朝时期逐渐成熟。盛唐以后,大规模的开凿造像活动在北方渐衰,但在川渝两地却日益繁盛,在中唐至两宋四百年间昌盛不衰,发展出极富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造像题材和风格。四川目前已知的6000处石窟和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与古道相连的山间河谷,形成了广元、巴中、成都、乐山和安岳几个集中地区。

广元、巴中、成都、乐山和安岳,四川石窟的精美都到齐了-LMLPHP

图说:乐山大佛 记者 蔡瑾 摄

广元石窟

广元位于嘉陵江上游,作为川北的门户,这里是高僧大德和工匠从长安、洛阳入川的最主要通道,四川最早的佛教石窟就出现在这里。

广元石窟的代表是皇泽寺和千佛崖。皇泽寺位于广元城西,建于唐开元年间。因为武则天出生在这里,在武周政权建立后,修建了当时已具规模的川主庙,并以“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改名“皇泽寺”。皇泽寺在北朝开始开凿,初唐、盛唐时期达到高潮,中唐时期衰落。寺内现存造像54龛、1200余躯。与皇泽寺隔江而望的千佛崖,位于广元城北的嘉陵江东岸。千佛崖开凿于北朝晚期,盛唐后逐渐衰落。整个石窟分布在南北绵延的山崖内,长达388米。这里的大小龛窟密如蜂巢,最密集的区域内有14层之多。如今,这里现存龛窟950个,造像5000余尊,是四川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群。该窟是千佛崖最具代表性的唐代大型造像窟之一,因窟顶中部浮雕双层莲花,故名“莲花洞”。

巴中石窟

巴中是川北石窟的另一个中心区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南北交通要道“米仓道”的必经之处,南来北往的人在此开窟造像,留下了精美的石刻艺术珍品。巴中石窟分布广泛,现存石窟59处、500余窟(龛)、7000多身,其中南龛、北龛、西龛和水宁寺保存最好,艺术水平也最高。这里窟(龛)绝大多数是唐代作品,少数开凿于隋代。

巴中石窟主要是佛教造像,也有少数佛道合龛造像,以及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儒教、道教和民俗造像。这些石窟造像受到北方石窟艺术的影响,沿袭了唐代长安、洛阳一带的人物风格,以现实社会中各种人物形象为依据进行雕琢和彩绘,佛像面部丰满,菩萨雍容华贵,颇有唐代雍容华美的韵味。位于巴州区城北1公里的苏山之麓,现存造像34龛、340余尊,始凿于初唐,以盛唐造像最多。该佛为南龛体量最大的一尊造像,眉目端庄,面带微笑。

安岳石窟 

安岳是川中、东部石窟的中心之一。安岳地区石窟的开凿早于大足,有确切年代的造像题记,最早为唐开元十一年。晚唐至两宋时期,安岳(及大足)成为全国开窟造像最繁荣的区域,大量密宗造像引人注目,地方化、世俗化的艺术特色走向成熟,成为中国晚期石窟寺的杰作。

安岳几乎每个乡都有大型石窟造像遗址,是目前中国已知的古代佛教造像最集中的县。内容主要为民间结社造像,以佛教石窟为主,也有部分道教造像,以及三教合一的造像。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有45处,卧佛院、千佛寨、圆觉洞、华严洞、毗卢洞等9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院摩崖造像和刻经年代始于唐开元十一年以前,大规模造像刻经在唐开元年间,在长约一公里的卧佛沟两侧的崖壁上。千佛寨始凿于隋开皇十三年,历时600余载,主要造像多为盛唐时期作品,也尚存有少量的明清时代作品。

成都石窟

从南朝到唐代,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文化中心,是川渝地区佛教文化的中心,也是佛教造像的渊源地之一。

由于成都地处平原,没有摩崖造像的客观地理环境,成都地区的石窟零星分布在成都平原周边的交通道路上,规模较小。但在成都的考古发现中,发现了不少珍贵的寺院遗址和佛像,如万佛寺、西安路、同仁路、商业街、实业街等。其中万佛寺出土的南朝宋元嘉二年净土变石刻及宋、梁时期佛造像,是四川地区最早的佛教造像之一。成都境内长秋山脉是石窟及摩崖造像分布最丰富的地区,其中蒲江飞仙阁是唐至五唐代摩崖造像的代表,现存104龛,佛道造像并陈。

乐山石窟

在乐山麻浩东汉崖墓、柿子湾东汉崖墓中发现的带头光的汉代坐佛雕像,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之一。盛唐后,四川地区成为全国开窟造像的中心地区,乐山的石刻艺术也进入鼎盛时期。乐山及周边地区现存于仁寿牛角寨、龙岩、夹江千佛岩、丹棱郑山、眉山、彭山等地的两万多尊佛像,大部分凿刻于这一历史时期。 

乐山大佛和夹江千佛岩摩崖造像是乐山石窟的代表。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山侧,是在一座山岩上雕琢出来的弥勒佛坐像,佛像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从公元713年修建到公元803年,90年间历经三代建造者,四位皇帝。1996年,峨眉山的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千佛岩位于大佛景区北门临江崖壁,凿刻于唐代,分布在长70米、高10米的崖壁,现存石窟72龛,造像题材丰富,其中弥勒造像数量较多,反映了造像群与乐山大佛的关联,以及弥勒信仰的盛行,是乐山大佛石窟造像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09-30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