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季晟祯)如何让听障人士发出“声音”,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去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正式开通手语视频服务,上海7万多名听障人士也可以“打电话”诉烦恼、提建议。如今,手语视频服务将进一步在全市推广,下沉基层,为听障人士提供便利,搭起“沟通”桥梁。

上海7.2万听障人士福音来了!-LMLPHP

图说:在服务窗口,

听障人士

通过

手语客服软件和手语客服专员交流  记者 季晟祯 摄

手语专员实时在线“翻译”

普陀区宜川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是首批试点点位之一。前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服务台处“提供手语服务”标识醒目可见。在服务窗口,通过手语客服软件,听障人士肖海霞隔着IPAD屏幕,向12345手语客服专员比划手语,咨询办理“聋信卡”流量套餐业务。视频那头,客服专员一边用手语与她“面对面”交流,一边把她的诉求实时传递给街道工作人员。“作为2020市政府实事项目,该套餐针每个月提供15G的免费流量……”听完答复后,肖海霞连连致谢,并竖起大拇指为这一贴心服务“点赞”。短短一小时内,先后有3位听障市民前来办理业务,包括咨询如何更换残疾证、意外保险服务申请等。

“效率大大提高!” 宜川路街道的工作人员俞清颇感慨,这项服务不仅为听障人士提高便利,同时也缓解了基层人员工作压力。他介绍,以往为听障人士办理业务时,柜台上需要准备厚厚一沓A4纸,靠双方现场手写办理诉求。“有时候遇到老人,写字慢还字迹模糊,真的很难辨认。” 俞清颇说,靠手写交流还存在的弊端是,听障人士想“说”的内容未必能用文字清晰表达,很难确保信息不失真。手语视频服务出现,为听障人群打破沟通壁垒,带来福音。

在上海,像肖海霞这样的听障人士有7.28万名,由于手语翻译不足,他们外出办事、看病常会遇到沟通障碍,许多优惠政策和便民服务无法享受。根据市听力及言语残疾人协会调研数据,在就医和政府公共服务窗口办理事务方面,全市分别有70.7%和54.4%的听障人士有手语翻译需求。

全市推广手语视频服务

“听障人士也享有独自出门办事的权利,这需要我们基层工作主动‘跨前一步’。”社区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施芝雯说,宜川路街道在全市率先申请这一服务试点。她表示,以往听障人士出门办业务,需要亲友或居委会助残员陪同,一旦这项服务全市推广,他(她)们也将和普通人一样,能独自出门,无障碍沟通。她也提到,后续也会考虑取消残联窗口,将业务并入综合窗口,灵活借助12345手语翻译服务,实现听障人士和健全人之间的无差别受理。”

政府服务的完善是基于对社会各种人群的适应,尤其辐射到那些特殊人群。据悉,10月15日,手语视频服务赋能基层窗口计划将在全市推广应用,随着业务量增加,视频的另一端——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将增派手语视频服务坐席数量,提高话务员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做到“接得通、答得准、译得好”,为基层服务窗口和听障人士提供优质服务。

09-30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