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9月30日电题:其人如兰,既洁且馨——追记“全国模范法官”胡国运
新华社记者赖星
身着一袭法袍,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目光温暖和煦……这张照片中的样子,是他最常有的状态。
有人说他温文尔雅,有人说他刚正不阿。他的言谈中透着浓浓的书卷气,举止里却不失刚强的豪侠风。
他说:“得罪人,可以;对不起法律,不行。”
他,就是胡国运,生前系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高级法官,于今年5月6日因公殉职。
2020年9月,胡国运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他是我们心中的好法官”
在江西法律界,胡国运是公认的民商事审判专家,被称为“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
2012年,江西高院民一庭接到一起夫妻共同债务案件。女方提出,男方巨额借款从未用于家庭,其与男方已分居多年,不应由其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当时处理此类案件,法官往往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合议时,胡国运认为,在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一方欠下巨额债务,要另一方承担共同还款责任,是不公平的。
“胡庭长认为应该把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出借人,出借人要求夫妻共同签字,‘共债共签’就可以避免风险。”江西高院立案二庭庭长龚雪林回忆说。
六年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和今年公布的民法典都明确了“共债共签”的夫妻债务认定标准。
“我想正是因为他秉持一颗公心,对生活有着深刻观察,对法律前沿问题时刻保持关注,才能把握法律发展的趋势。”龚雪林说。
今年1月,胡国运审理了一起建筑工程纠纷案。
交流过程中,律师邹玲发现,胡国运对于双方当事人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诸多疑难问题,总是耐心解答、及时回复。
这个案子很快审结,双方当事人服判息讼。邹玲后来才得知,那段时间胡国运的父亲过世,他工作之余还要为父亲料理后事。
“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仍然耐心听取我们的意见,我由衷敬佩他。他就是我们心中的好法官。”邹玲说。
“身披法袍,我别无选择”
胡国运钟爱兰花,无论是在他的办公室,还是在家中,最多的除了书,就是兰花。
其人如兰,既洁且馨。
律师何大年曾代理一起涉及国有企业的担保纠纷案,对方当事人以高额代理费聘请了“人脉深厚”的律师,声称要动用关系向胡国运“施压”。
何大年对案子能否公正审理心存疑虑,但案件最终得到公正判决。
但坚守正义,绝非易事。
曾有人因诉求没得到支持,多次打电话、发短信威胁胡国运,甚至准确报出了他女儿所在学校和班级。
因担心妻女安全,胡国运潸然泪下。但他说:“身披法袍,我别无选择。”
2018年,女儿研究生毕业,就业迫在眉睫。“让孩子去家好点的单位,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面对亲友的建议,胡国运直接顶了回去:“裁判权是我个人的吗?我能拿去交换吗?”
后来,女儿自己成功就业,胡国运为此非常自豪。
之后,他身背4个大包,拖着两个行李箱,坐火车到广州为报到上班的女儿收拾房间。担心打碎女儿用惯了的水壶,他用被子裹了好几层。
“国运很爱我们,但很沉默,总像是在默默弥补心中的亏欠。女儿很像他,有事藏在心底,不轻易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脆弱。”妻子刘新明说。
今年父亲节那天,胡国运的手机突然响了,女儿给他发来一条微信:“老爸,节日快乐。”
刘新明知道,女儿想爸爸了。
“这些工资,农民工等不起”
在很多人眼里“不近人情”的胡国运,有一颗“柔软”的心。
2014年,庭里接手一起建筑工程案,考虑到部分事实没查清,承办法官吴玉萍打算发回重审。
胡国运了解案情后得知,案件涉及的400多万元工程款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工资。如果发回重审,程序很长,农民工们等不起。
在他的建议下,法庭依法对部分事实先行判决,近百名农民工及时拿到了工资。
“他把他的‘柔软’留给了弱势群体。”吴玉萍说。
有一年,院里分了10件劳动争议申诉案件给民一庭,胡国运特意组织承办法官开会,反复提醒大家,相关案件标的虽小,但关系到普通劳动者切身利益,务必仔细依法审查,多做调解工作,减轻群众诉累。
后来,有当事人专门送来锦旗,赞扬江西高院法官“执法为民、情系百姓”。
胡国运去世后,同事们发现,他的手边放着一本仍翻开着的案卷,他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葛晓燕说,坚守审判一线,25年如一日,胡国运始终保持赤子之心。他执着法律事业、心系百姓利益,不惧威胁,坚守公平正义,践行了一位法官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