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由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主会场活动于5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举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此次活动首次尝试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传播方式,对5月16日的十大精品终评汇报会、17日下午的“青年视角——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馆”论坛,5月18日上午的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下午的主旨论坛以及晚上的博物馆之夜活动,进行网络直播或话题推送,为社会各界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关强介绍,今年的活动将聚焦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围绕博物馆如何促进社会平等、多元和包容发展这一主题,全方位集中展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除了有一年一度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推介结果公布,博物馆年度统计数据发布等规定动作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活动:

一是国家文物局将与新华社联合启动“国云展”平台上线。疫情期间,全国博物馆通过网上展览、虚拟展厅、数字博物馆等方式深受观众喜爱,为了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网上展览质量,国家文物局将与新华社首度携手合作,共同搭建“国云展”平台,汇集、展示全国博物馆优秀线上展览项目,并组织开展“博物馆展览云直播活动”,邀请文化名人携手馆内专家,以直播方式解读优秀展览项目。

同时,开幕式上还将开启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与江苏省广播电视台“为国宝代言”、中国博物馆协会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博物馆在移动》5·18文创节”等活动,加强博物馆与其它行业的跨界合作,为公众奉上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将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捐赠仪式。当代见证物是博物馆藏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保存和展示这些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记忆的见证物。在今年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新华社、江苏省卫健委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将在现场向南京博物院捐赠一批反映聚力助援抗疫的物证资料,并举行向医护人员致敬活动。

三是推出“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特别展览。该展由南京博物院联合河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东、南、西、北、中8家文博机构共同策划,选取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具有不同地域文化属性的精品文物200余件套,全面展示古代中国多元并包的文化基因,通过回顾历史,启迪当下,挖掘阐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多元”“包容”的价值观,在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时代意义。

四是将围绕今年主题举办博物馆主旨论坛。5月18日下午的主旨论坛,将邀请国内外博物馆领域的12位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博物馆“平等”“多元”“包容”的发展路径。其中,来自国际博协、英国、韩国、美国等国的专家将通过视频方式参会。此外,5月17日下午还将面向博物馆行业青年群体,举办主题为“青年视角——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馆”论坛,通过交流分享经验,为博物馆发展建言献策,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全国各地也将在5月18日前后开展相关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如海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等将举办抗“疫”、战“疫”题材的展览。同时,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线上展览、网上直播、在线课堂、文博知识网络竞答等新的观众互动项目,还将围绕今年的主题组织开展流动展览、知识宣讲、文物鉴定、非遗表演、文创发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北京、湖南、新疆等地将开展致敬医务工作者的公益活动、参观专场,山西、河南、广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多家博物馆在5月18日当天提供免费开放或免费讲解等服务。

05-11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