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日电 10月2日,国家卫健委在官方网站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修订的主要内容上,《意见稿》明确完善传染病分类制度、重点突出不明原因聚集性疾病防控、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重构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等。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征求意见:拟重构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LMLPHP

资料图:9月23日,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开展“同心-2020”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关于总体修订思路上,国家卫健委指出:总结分析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和弱项,找准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修法工作,完善制度不足、增强法律的有效性、可操作性。着眼健全公共卫生法律体系,注意相关法律之间的协调衔接,在相关制度设计上做好与《国境卫生检疫法》《动物防疫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的衔接性规定,保证相关法律之间的系统性与协调性,不断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关于修订的主要内容,国家卫健委做出如下说明:

(一)完善立法宗旨,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写入法中。强调坚持政府主导、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原则。

(二)构建和完善传染病防控的领导体制机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强化四方责任。

(三)完善传染病分类制度。明确了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特征,对不同类别传染病在监测范围、报告主体、报告时限等方面进行了区别规定,进一步突出重点,体现分类管理的理念。

(四)重点突出不明原因聚集性疾病防控。在甲乙丙三类法定传染病的基础上增加“具备传染病流行特征的不明原因聚集性疾病”,并进一步完善报告、管控方面的针对性措施。

(五)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制度。多渠道开展监测,建立临床医疗、疾病控制信息的互通共享制度,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六)完善传染病疫情预警制度。由各级疾控机构根据多渠道传染病监测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向同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出预警建议,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后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建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发布预警并启动应急响应。

(七)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明确各级各类机构的报告责任及时限要求,建立报告奖励和责任豁免制度。

(八)重构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由中国疾控中心定期公布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疫情信息;传染病出现跨省暴发、流行时,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公布。

(九)完善防控措施。细化分级、分层、分流的救治相关规定,增加公安、工信、交通等部门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调职责,强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作用,增加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相关规定。

(十)健全传染病救治网络建设。构建平战结合的综合救治体系,将建设方舱医院等成功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治疗中的作用。

(十一)加强传染病防控制度保障。明确传染病救治相关费用支付承担规则,建立应急物资、能力储备制度。

(十二)加大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增加对个人和单位不配合实施传染病防控措施等情形的处罚规定。

10-03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