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艺术赋予我生命的意义,生命、阳光、人格、情义是我的最爱,我又回到童年,快乐而安静地画我的画,这就是我。”年近八旬的画家万福堂这样充满感激地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纯真情感。正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进行的“追寻——万福堂艺术历程展”上,展出了万福堂从艺六十余年来,各个时期创作的油画、粉画、速写作品八十余幅,这也是万福堂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个展。

万福堂1960年考入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本科油画系,师承留法归来接受现代艺术思想的吴大羽、周碧初,也有“马克西姆油画班”高材生的俞云阶,其中跟随周碧初长达37年,彼此间几乎以父子相待。画展中,以一幅万福堂所绘的周碧初肖像画放置在最醒目的位置,左右两旁伴之以万福堂的大尺幅自画像,如同向恩师的致敬,亦仿佛是深情长情的陪伴。

画笔就是记忆与传承 看八旬画家肖像画里的恩师和自己-LMLPHP

图说:万福堂与周碧初先生 资料图

“周老师教学极其严格,他早年留学法国,特别对色彩有独到的处理能力,对我们也特别严,即便你多次犯同一个毛病周老师从来不发火,总是耐心引寻,或讲解色彩原理或示范,一次次教你如何观察如何调配颜色。周老师教学生从不强求学生画的跟他一样,而是尊重你原有的风格,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特点从画里出发施教。”万福堂说。“周老师敦实身材,两眼炯炯有神,说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闽南口音。他为人厚道待人谦和,尤其在我们学生面前,更像一位长者,和蔼可亲。我们班上几个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得到过周老师不少的帮助。”

在《恩师周碧初》肖像画中,可以感受到万福堂面对画布时的严谨,他以极其写实的技巧与温柔细腻的光影表现,刻画了周碧初敦厚的形象,“就像一笔一画在画父亲的肖像。画中,周碧初老师的四周被书籍所环绕,正是符合他的性格与喜好。”

画笔就是记忆与传承 看八旬画家肖像画里的恩师和自己-LMLPHP

图说:布面油画《恩师周碧初》 官方图

两幅自画像里的万福堂却是自由与诙谐的,那幅像是表达某种宣言般的《自画像——艺术战士》,身上披挂着由颜料管组成的弹夹,以油画刮刀为匕首,以粗大的画笔为枪管,一脸严肃的画家从被“束缚”的美术训练现场的废墟和硝烟中走出来,也透露着一股“为艺术而战”的执着认真劲儿。绘于同一年的自画像《本命年》画面的元素多到要细细观看分析,才明白其中暗藏的“玄机”,比如画面上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季节里的莲藕、南瓜、丝瓜、枇杷等等蔬果,左下方的乌龟对着黑狗表白“I LOVE YOU”,主人公衣服上一条醒目的缝合痕迹隐喻着曾经惊险万分的手术……

画笔就是记忆与传承 看八旬画家肖像画里的恩师和自己-LMLPHP

图说:色粉画《两个闲人》 官方图

还有一幅《两个闲人》的色粉作品,也埋藏着许多待人寻找的细节,取的是最日常的场景,一对端坐的男女,男士的描画细腻写实神情分明,而旁边的女士却是印象派的一团柔光,一虚一实看似漫不经心的笔调,又是独具匠心。

“用色彩表达情感。”是周碧初对万福堂的教导,万福堂记得,每年一进入腊月,祖籍福建的周碧初总不忘请人从家乡寄来水仙,且当时已年迈的他,怕水仙经不起久存,常常在第一时间,一家家挨个地把水仙送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万福堂说,“你知道吗,我喜欢画水仙,每次画水仙,都是在想念我的老师周碧初。”

10-04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