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悉法国文学翻译家、被誉为译界巨擘的郑克鲁教授辞世的消息,一个近四百人的业主群里,人们不约而同亮起心灯,纷纷以蜡烛及凋谢花卉符号,表达哀伤。我像被击了闷棍,半天回不过神。与教授夫妇的过往,一古脑儿堆在眼前。
2013年,教授夫妇由市中心搬到同小区入住,正值天气转热季节,常见一位手持拉杆箱、身穿大红T恤衫的长者,平静沉稳地进出小区,有时正好同电梯,教授与夫人总是谦让有礼,夫人朱碧恒,上外英语专业毕业。她爽朗和气,有人知道她也是教授,全力辅佐丈夫的文学翻译事业,出版了《悲惨世界》《基督山恩仇记》《红与黑》等翻译作品28种38卷计1700万字。而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1版、2年后第7次印刷的西蒙娜·德·波伏瓦作品《第二性》,无疑最负盛名,是教授的扛鼎、巅峰之作。邻居中有这样的高人,真是荣幸。
这年春节前后,各大媒体关于郑教授的报道及图片,尤其那件火红汗衫连同《第二性》书,书店脱销,上下2册,去书店几次,居然还有只剩下册的奇葩事,聊胜于无。敬畏之余,几次想叩门又缩回手,不给别人添乱……无疑,郑教授是友善的。那天不知哪来的勇气,贸然叩响教授家门,惴惴不安地请求签名。教授夫妇似乎体察粉丝心情,爽利抽笔,写了“某某先生惠存。郑克鲁 2013年春节”字样。教授刚入住,只见客厅四周及走道,密匝匝空间里,除了书还是书,真是书的海洋。
两年前的4月7日,一个春寒料峭的周六,让人感铭五内。这个寒风飕飕却萦绕暖意的郑克鲁文集发布会,好令人难忘。由上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及商务印书馆联袂举行《郑克鲁文集》发布会暨郑克鲁学术与翻译思想研讨会,我们怀着异样心情,忐忑地踩着步子,到了桂林路师大外宾接待中心,与全国高校中的法国文学专业人士共同见证了教授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和取得的累累硕果。
38卷精装版《郑克鲁文集》,整齐码放于醒目的会场里,祝贺花篮簇拥于大会主席台两侧,典雅简朴。主持仪式的,是上师大这一领域的学科领军人,也是郑教授的高足朱振武,他的幽默让现场笑声不断,机趣盎然,不愧是位学贯中西的高手。
发布会上,人们不忘把尊敬的目光投向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支持丈夫翻译事业的朱碧恒教授,没有她的艰苦付出,郑教授的丰硕成果就难以想像,而低调到始终不肯抛头露面的朱老师,依然不改初衷,在这千载一遇的盛况中,依然不肯拍摄任何合影照片。细帆布白袋,因为印有这么几行字:八十天环游地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海底两万里、普鲁斯特研究而格外醒目。这个发布会所发的纪念物品,成了我须臾不离的伙伴。
上师大所发讣告里,读到郑克鲁教授生前的遗愿,不举行追悼追思仪式,一切从简,让人又不免回想起那个文集发布会上郑克鲁教授端庄威严仪容里深藏着的挚热情感:作品译得好不好,读者满意了才是真的好,自己只能基本满意。研讨会上,听了这么多夸奖赞美的好话,说了太多了,我都不爱听,真正的作品好,要经得起时间考验,有些赞评,要等百年之后,才真正靠得住。
有这样的高邻作伴过,真是人生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