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经济不只是简单的“节日经济”,也不是单纯的“旅游经济”,它的发展离不开庞大的产业体系支撑。假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事实上,我国假日经济之所以能快速恢复,其背后依托的正是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及巨大的需求潜力。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的基础上,假日经济之花未来一定能够常开不败、四季芬芳

伴随着各地一波又一波的消费热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个连续8天的超长黄金周完美收官。有网友调侃说,无论你是在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中“挤瘦”了,还是在家中与三五好友小聚“胖了三斤”,毋庸置疑的是,你一定为久违的假日经济作了贡献。

没错,“假日经济”虽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名词,但它已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作为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假日经济自然被寄予了更多期待。

从字面上看,假日经济就是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消费,由此带动市场供给增加、促进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如果以1999年国家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重要节日的休假时间延长为7天为标志,假日经济已伴随“黄金周”一起走过了20多个年头。

如今,假日经济已成为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出现了短暂停滞,但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假日经济便一马当先率先复苏,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需要指出的是,假日经济不只是简单的“节日经济”,也不是单纯的“旅游经济”,它的发展离不开庞大的产业体系支撑。除了大家熟悉的旅游业外,诸如餐饮、娱乐、影视、交通、展览、竞技等行业,无不与假日经济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它们共同构建起充满生机、丰富多元的假日经济生态。

从这个意义上看,假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假日经济越繁荣,经济发展越有活力。事实上,我国假日经济之所以能快速恢复,其背后依托的正是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及巨大的需求潜力。未来,推动假日经济发展仍须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找准发展方向,精准施策发力。

其一,要进一步优化节假日安排的制度设计,不断提升假日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众所周知,“黄金周”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拉动消费,但居民大规模集中出行,带来了交通拥堵、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安全隐患,一些景区人满为患、酒店住宿一房难求等现象也广受诟病。从2008年起,国家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3天假期,但这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对此,我们认为,一方面要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通过错时休假的方式,既能释放出假日经济的活力,也可挖掘出假日经济的潜力,让寻常的每一天都能成为假日经济的载体;另一方面,要增加有效供给,强化创新供给,以更丰富的假日产品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近日冲上微博热搜的江苏省一些高速公路服务区就很具代表性,这些形似城堡乐园又如同商业中心的服务区,不仅刷新了过往旅客的体验,还让其愉快地进行了消费。类似这样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契合了假日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可谓多赢之举。

其二,要进一步做大假日经济“蛋糕”,推动假日消费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机衔接。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新阶段,做大假日经济“蛋糕”,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活力,既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的必然要求。不仅如此,还要充分利用假日经济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进一步盘活旅游、餐饮、影视等相关消费领域,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而消费增长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传递到世界各地,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事实上,这些都为假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具想象力的空间。我们相信,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的基础上,假日经济之花未来一定能够常开不败、四季芬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顾 阳)

10-09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