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爹那句“为人处世,要讲仁义”,是我这辈子努力践行的座右铭。
三星未落,王老爹就下了床。没多久,一班老人脚跟脚地就进了王家楼门。冲水泡茶,家长里短、旧事轶闻,无所不言。即便是年轻时的糗事,亦百无禁忌,说笑逗乐。
王爹爹的门,好认。顺着“六水相连”的俞泾浦入南虹口港沙泾河段的香烟桥北堍不远,有一河埠,上得岸来,劈面可见两开间二进带小院的高门楼,于棚户平房间,鹤立鸡群。早先,王氏在此经营糕点。前店后工场。其中,祖传自产的“阜宁大糕”,片薄如雪,入口香甜。方圆一带,老少喜食。此糕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赐名“玉带糕”而扬名立万。据传,祖籍姑苏的王氏先祖为避流寇之乱,迁来万民之众的阜宁大镇益林,盘下一家大糕铺,安身立命。又延请名师,得其真髓。经三代,复富贵。没料想,大户望族后裔的王老爹因抱打不平,遭人构陷而官司缧绁,一蹶不振。家道渐落,虎落平阳。不得已,举家南下到了沪地沙泾河畔落脚。
俗话说:烂船还有三斤钉。王老爹造楼开店,东山再起。虽说是将本求利的买卖,但决不小肚鸡肠;有钱你就扔铜板,没钱的随手拿去充饥。由此,广结人缘,得了好口碑,生意颇旺。王老爹厚道仁义,且古道热肠。那年,有落难同乡郭氏生计无着,一家人几张嘴吊着。犯愁。王老爹不忍心,隔出半间门面,资助开了大油饼条铺,活了老小数口。四邻八舍竖拇指夸。王老爹轻言淡语:为人处世,要讲仁义!
于阜宁大糕之外,王氏的重阳糕,亦是一绝。每到重阳节,鸡打头鸣,灶上的几屉蒸笼就热气腾腾,香弥四方。饱和嫩相的小枣发糕,布上红绿丝,插上三角彩旗,好看,又中吃。这一天,白布围裙的王爹爹,抱着臂膀当看客。遇见上眼的“霞子(小孩)”,随手送一块,激起几声谢。因阜宁大糕生意清淡,就改蒸发糕,兼用土灶、铁锅贴米饭饼,与郭氏煎的油条相匹配。公私合营后,王家糕饼店并入了临平路上的饮食店,不几年就退了职,养老。好在手里有几个闲钱,又有儿女孝敬,倒也过得平和。
银发雪髯、健朗乐天的王老爹,年轻时争强好胜,撂跤是把好手,练出一副好身骨。古稀之年,依旧精神矍铄。他有一肚子掌故,又好客,小楼终日客至如归。我和他的“老巴子(小儿子)”安成兄,是无话不谈的挚友。王老爹见我家兄弟多,睡不安生,就唤去打伙。自打住进小楼,去了忧,还长了见识。那一众老人的茶话,上天入地,无所不包。尤其是上海滩的名人往事、帮会趣闻、地域变迁,娓娓道来,活灵活现。令我在友朋茶酒时,就多了一份炫资。没成想,日后居然爱上了写字著文。这些掌故轶闻遂成了宝。这也叫:歪把子,打中了正椿子。后来,安成兄娶了横浜桥路叶氏人家的姑娘,就搬去入了赘。不久,我也交了女友,谈婚论嫁。为省钱,去木材行夤夜排队,凭户口簿购得旧木料,自打家具。这一堆的劳什子,无地存放,怎么办?知情后,王老爹挥挥手:堆楼上!解了愁肠。因女方有房,又是独生女,我也入赘成婿。
临走时,老爹叮咛:喜子,我老了。你要常来玩噢!听了,心里悸悸地酸。王老爹爹虽已作古多年,但那句“为人处世,要讲仁义”,却是我这辈子努力践行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