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就像一棵大树,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
2020年BIBF北京国际图博会首次于“云端”举办,中国青年作家、插画家戴萦袅与意大利插画家费玲娜进行了一次关于“童年的色彩”的在线对谈,两位嘉宾围绕中国儿童文学
名作
《调皮的日子》,探讨了童年经历对于成长的影响。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吴倩一同对话交流。
戴萦袅
戴萦袅
是青年作家、插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万字、画作数百幅,其中长篇小说《被磕疼的心》获2013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矢车菊色的心情》获2015年度“上海好童书奖”。她主创的“小熊包子”系列获2015年度“桂冠童书奖”、2016 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等多种荣誉,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新作《忘忧花开》获2019年度上海好童书奖。另有散文集《微观红楼梦》,深受读者好评。
费玲娜
费玲娜
是一位俄罗斯德国裔的平面设计师和插画家,目前定居意大利。她2012年获维尔茨堡音乐学院歌剧演唱学位,一年后获吕贝克音乐学院音乐硕士学位,曾与多名知名指挥、导演和艺术家合作,在德国、意大利、荷兰、中国和日本等国演出。2018年她作为荣誉毕业生在意大利获得插画硕士学位,并于2019年出版了个人首部儿童绘本《国王和他的骑士》。
母女搭档成就经典之作
《调皮的日子》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女士的重要作品,1998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至今已有20余年,一直深受小读者喜爱。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缤纷多彩的儿童世界,反映了真实的中国孩子的童年经历。
戴萦袅介绍说,因她幼年时讨厌洗头,所以作家母亲每每给她洗头时都会讲一个故事,故事不长不短,总是刚好在她洗头结束时,让她忍不住追问后面的情节。这些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的故事就汇总成《调皮的日子》。
《调皮的日子》中的故事,既有秦文君自己的童年经历,也有女儿戴萦袅的成长故事。秦文君自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作品70多部。秦文君曾说:“《调皮的日子》对于我有特别的意义,它契合我的儿童文学观,如影随形地留有一些我童年的亲历,同时故事留存的亲情传递,让我创作时特别松弛,常常会心一笑,如数家珍的感觉。”
《调皮
的日子
》插画 戴萦袅
绘
《调皮的日子》是戴萦袅接到的第一个童书插画工作,当时她年仅9岁,受到出版人邀约后欣然答应。戴萦袅
回忆,当时
年纪小,画画时并没想太多,只是把自己真实直观感受到的东西画出来,小读者看了反而觉得十分亲切有趣。此后,戴萦袅又为母亲的多部作品创作插画。戴萦袅和母亲一起参加活动时,秦文君会介绍
——
这是我的搭档,而不是这是我的女儿,两人
之间
是一种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朋友关系。
童年需要阅读和广博的见闻
戴萦袅表示,成长过程中,阅读给了她许多创作灵感,阅读可以让人足不出户了解整个世界。提到阅读习惯的养成,戴萦袅说,小时候家里每晚都有读书时间,父母各捧一本书坐在灯下,从小耳濡目染,她对阅读有天然的向往和亲近感。而不仅仅作家母亲支持她读书,她的经济学家父亲认为阅读可以帮助批判思维形成,也非常支持她读各种各样的书。此外,旅行也是戴萦袅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到各个地方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了解许多美丽的故事,比如戴萦袅在创作童书《小熊包子系列》时描绘的熊镇就是由被称作熊城的瑞士首都伯尔尼衍生出来的;比如小熊包子和熊豆豆要坐一趟神秘的列车去熊镇这个桥段的创作来源于戴萦袅生活在欧洲中部,出行很多时候都是要靠火车的生活经历,她听到火车和铁轨摩擦的
锐
厉声音,会想象这种声音是一群蝙蝠发出尖锐的叫声,它们从黑黢黢的山洞里飞出来。
《小熊包子系列》之所以选择“熊”的形象,也是因为戴萦袅熟知有关熊的象征知识。她曾谈到,熊是一种力量感和神秘感并存的动物,在东北亚的古老文明中是神的象征。古朝鲜人、西伯利亚的尼夫赫人和北海道的阿伊努人通过收养熊、献祭熊,向神明请求庇护。熊崇拜一度在欧洲大陆十分流行,德语国家的很多城市都以熊的图案作为徽章,有些是因为城市的名字与熊的读音相近,比如德国的柏林、瑞士的伯尔尼。印第安人将熊视作为保护神,有眼界、善谋略的能干的酋长,往往被尊称为“站立的大熊”。无论世界各地的图腾和故事里熊的形象如何变化,亘古不变的是勇气和力量。
《小熊包子》插画 戴萦袅
绘
费玲娜认可增加见闻对自己成长的帮助。费玲娜第一次拿起画笔,是和妈妈去莫斯科参观一个非常有名的艺术馆之后,那里有俄罗斯著名画家的作品,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后,我开始试着画画。”她成为插画家和中国还有特别的缘分。一次去苏州参加音乐节,费玲娜被当地的文化和景致吸引,回到意大利后重拾画笔,并攻读了插画硕士。费玲娜的绘本《国王和她的骑士》就是一部带有故乡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风格,源于乌克兰民间故事,又重新融合了现代和未来元素的作品。
《国王
和他的
骑士》插画 费
玲娜绘
童年影响一生
提到家庭对成长的影响,戴萦袅说自己从小爱好广泛,并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父母愿意让她尝试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如果试过之后她想放弃,也不会受到责备。“因为他们说尝试过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戴萦袅小时候常去看画展,看艺术演出,她认为这对形成美的概念有很大帮助。
戴萦袅说,家庭就像一棵大树,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开明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具有天然的创造能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
费玲娜也认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她说因为她的妈妈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人,长大以后,她也非常认真刻苦。
2020
年是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孩子们少了很多外出的机会。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阅读尤其显得必要而可贵。谈起创作的理念,两位青年插画家都有着清晰的想法和认真的态度。戴萦袅认为儿童插画以及童书的创作有三个要素,一是有画面感,画面生动、色彩强烈,能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感动;二是具有想象力,这种想象生动贴切,并且源于生活;三是具有深切而复杂的情感,这样人们在儿时读到的故事才会传给下一代,能够常读常新,值得一直咀嚼回味。费玲娜也提到了插画色彩和细节的重要性,色彩给孩子视觉上的吸引,而丰富的细节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
《我的石头心爸爸》插画 戴萦袅绘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举重若轻
戴萦袅说,《调皮的日子》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捕捉到了儿童的心理。“妈妈是一个爱孩子的人,她观察孩子,喜欢和孩子交流,理解各种性格的孩子。”
《调皮的日子》没有很强的说教性,书中讲到人生的哲理,都很自然,举重若轻,贴近孩子的认知,读者读后不仅能收获快乐,还能产生思考。《调皮的日子》第一代读者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中很多人曾表示,《调皮的日子》影响了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这样的书不仅小读者喜欢,老师和家长也喜欢。
费玲娜说,戴萦袅的插画也为《调皮的日子》增色许多。“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吃惊,因为没想到这是萦袅9岁的时候画的。我很喜欢,我觉得我和她有相似的画画风格。
比如她会创造一些场景,让场景来讲故事,她也喜欢画很多装饰的图案,画很多细节,这对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他们会通过图片展开想象。
另外,因为插画家和读者是同龄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共鸣。”
特邀嘉宾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吴倩评价《调皮的日子》说:“因为阅读习惯不同,西方孩子在阅读中国故事时,可能会有点难度,理解上常有些隔阂,但《调皮的日子》有着能够让中西方孩子产生共鸣的体验和情感,因而也能受到外国小读者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