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曾路婵 )“欢迎光临,麻烦出示一下您的苏康码。”4月27日,临近午餐时间,盐城市区新弄里的山芋腔苏北菜店已开始营业,几名戴着口罩的顾客进门,经过测量体温、手部消毒并登记个人信息后,由服务员引导其到座位上开始用餐。 

图说:摆放的公筷、私筷、红筷。曾路婵 摄

“我们店算市里餐饮企业中复工较早的,当时考虑既要尽一份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又不想辜负一些老顾客的期待。”山芋腔苏北菜创始人王嫣表示,疫情前店内就已经开始实施公筷公勺、餐具高温热风消毒、员工佩戴口罩等,复工后将这些日常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员工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及信息登记、公共区域定时消毒、饭店入口处准备消毒台,为顾客测量体温、提供消毒服务,争取让每位顾客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目前盐城餐饮业正积极调整餐饮业经营结构,鼓励发展连锁经营、规模经营,开展套餐、配餐、自助餐等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从发展大众化餐饮饭店中,提高餐饮业的经济效益。”盐城市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加忠说,自餐饮业复工以来,全市餐饮行业贯彻落实市政府相关部署和要求,引领经营者面向大众,突出自身特色,着力发展大众餐饮、特色餐饮,为市民和消费者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服务环境。

图说:经过高温消毒的餐具。

这几天,为了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一场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新风尚正在上演,改变着以往筷来箸往、围桌而食的餐桌文化。在盐城市区上海人家东进路店,“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健康生活”等醒目的宣传标语在餐厅内随处可见,服务员在包厢或宴会厅内忙碌地准备着晚餐前的摆盘工作。 

“我们会在每个座位摆放两双不同的筷子,一双常规筷子供客人进食,一双由筷柄和一次性筷头拼接的是供客人取食,同时桌上还会放一双红筷,由服务员在客人配合下进行分餐使用。”该店负责人表示,疫情前已经推行使用公筷,复工后又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设置既保障了顾客舌尖上的安全,也让文明用餐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随着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餐饮业复工后,不少盐城市民按捺不住对美食的期待,开始走出家门、走进餐馆,受疫情影响的餐饮业也“满血复活”,热闹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04-30 15:26